文/劇柏含 如鑫淼
劉女士3歲的女兒因為不明原因眼神“呆滯”,無法正常行走,說孩子這一個月突然都跳不起來了,走路像踩著棉花,頭發大把大把的掉。
劉女士描述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于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法院。
經檢測結果顯示:患兒血鉈、尿鉈均超標,被診斷為“急性鉈中毒”。
5月9號,《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宣傳科的公務員告訴記者。 該病例是去年的病例,女童去年已經痊愈出院了。
據他了解,劉女士是湖南人,但是常住在山東,去年4月左右出現脫發等癥狀,到該醫院門診就醫,經過相關毒物檢測,發現該女童血鉈、尿鉈值均超標,治療約一個月之后女童痊愈出院。
為了查明中毒原因,醫院建議家屬報警。通過家屬反饋,山東警方確定是人為投毒,而這次這個鉈中毒,這個女童的母親劉女士其實也有中毒的癥狀。 那至于其他更多的具體情況,因為涉及患者隱私,院方無法對外透露。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公布這個案例是希望進行科普,以便盡早識別中毒癥狀。從相關報道和科普來看,這個年齡的孩子能接觸到“鉈”的途徑十分罕見。
要么是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比如說使用了礦區附近的什么薺菜、灰灰菜、蕨菜等容易富集化學物質的野菜了,要么就是職業或工業接觸。
雖然幼童不會直接參與相關的工作。但是,如果家長在高溫加工生產環境中工作,而且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回家之后可能將“鉈”帶回家中間接影響孩子。
當然,還有最為敏感卻也最不能排除的人為投毒。 更值得警惕的是,兒童鉈中毒事件并不是孤例,此前也已經有過多次相關的報道,有的是因為誤食了有毒物質,有的則是因為工業污染,當然也有涉及投毒犯罪的。
“鉈”作為一種被國家嚴格管制的化學物質,理論上人們在生活當中很難接觸到化學商品。在商店中也無法購得,但是鉈屢次在生活當中出現,并且對人體尤其是少年兒童造成毒害,也讓人感覺防不勝防。
那今年公布這個案例是希望進行科普啊。我有一個建議,就是公布這樣的案例進行科普,應該表明這是過去案例已經過去,而不是現在發生的案例不然的話容易引起恐慌。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國家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師職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