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文字,讓我們相遇
山陰縣境東南隅,有村落名曰落雁,依山傍水處存一深潭,方圓二十余丈,終年霧氣氤氳。此名曰鏡月潭,雖草木茂盛,卻流傳一個可怕的傳說。水中游水魈出沒,已流傳百年。
據《山陰風物考》載,此物形若垂髫童子,又名水猴子。通體生玄色長鬣,目赤如血,指爪鋒若精鋼。前清嘉慶年間,有一老婦趙氏失足墜潭, 次日浮尸出水,驗之喉管盡斷,臟腑俱空,自此鏡月潭列為禁地。光緒二十七年,鎮守使曾遣兵勇十數攜火銃圍獵,然入水者皆亡,事載縣志災異篇。
村中有個年輕人名叫李石牛,家傳武藝,臂力過人。那失足墜潭的女子趙氏正是李石牛的母親。自幼,李石牛便在山林間摸爬滾打,練就了一身好本領,為人更是正義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如今終于長大成人能有機會報仇雪恨,想到水魈在鏡月潭興風作浪,害死母親、危害鄉鄰,李石牛心中燃起熊熊怒火,毅然決然地決定除掉這一禍害。
李石牛父親勸他說:水魈又名水猴子、水鬼,形似三四歲孩童,渾身覆滿滑膩黑毛,在水中游動時,毛發似水草般搖曳。其臂細長卻力大無窮,指甲尖銳如刃,泛著森冷寒光。你奈何不了它。
李石牛卻說道:“這孽畜生性兇殘,害我母親不說。它還常潛伏潭邊,趁人畜靠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拖入水中,咬斷喉嚨,吸食鮮血,啃食內臟,手段殘忍至極。如若不除,只會有更多人遭殃!我愿身先士卒,為百姓做一件好事!”
李石牛父親勸說不了,便任由他去。
這天傍晚,冷風習習。李石牛手持一把鋒利柴刀,這柴刀跟隨他多年,刃口寒光閃爍,鋒利無比。他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向著鏡月潭進發。每一步都堅實而篤定,勢必要砍掉水猴子的頭顱。
潭邊寂靜無聲,唯有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李石牛站在潭邊,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平靜的潭面,隨后深吸一口氣,大聲吼道:“你這惡貫滿盈的東西,躲在水底算什么本事,有種出來與我一決高下!”吼聲如雷,在潭邊久久回蕩,驚得潭邊棲息的飛鳥撲騰著翅膀,驚恐逃離。
片刻之后,原本平靜的潭水泛起層層漣漪,一只渾身濕漉漉的水猴子緩緩探出腦袋。它雙眼血紅如炬,透著陰森邪惡的光芒,猶如兩團燃燒的鬼火。它呲著滿嘴尖銳獠牙,發出低沉的咆哮,聲音在寂靜的潭邊回蕩,令人毛骨悚然。
“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場惡戰不可避免,我要為母親和鄉親們報仇,你無處可逃!”李石牛憤怒無比,雙手緊握住柴刀,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死死地盯著水猴子,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決絕,似要讓這孽畜明白,今日便是它的死期。
水猴子被李石牛的挑釁激怒,如黑色閃電般從水中一躍而出,直撲向李石牛。李石牛反應迅速,側身一閃,水猴子撲了個空,重重摔在地上。但它毫不遲疑,立刻伸出細長手臂,如鋼鞭般抓向李石牛的臉龐。
李石牛只覺一股勁風撲面而來,他猛地向后仰身,幾乎與地面平行,驚險地避開了這致命一擊,臉上仍被水猴子的指甲劃出幾道血痕,鮮血順著臉頰緩緩流下。
李石牛穩住身形,瞅準時機,大喝一聲,揮動柴刀,帶著千鈞之力朝水猴子砍去。這一次,水猴子躲避不及,柴刀砍在它的手臂上,深深嵌入皮肉,黑色的污血汩汩流出。水猴子疼痛難忍,發出一聲尖銳慘叫,叫聲凄厲如夜梟悲啼。它惱羞成怒,雙眼兇光畢露,不顧一切地抱住李石牛,轉身一同墜入水中。
潭水瞬間將兩人淹沒,水面上濺起巨大水花。水下,李石牛與水猴子展開了殊死搏斗。水猴子憑借對水性的熟悉,身形靈動,不斷用爪子抓撓李石牛。李石牛身上多處受傷,鮮血在水中彌漫開來,將周圍染成一片血色。但他意志如鋼,緊緊掐住水猴子脖子,任由水猴子將他身上撓的傷痕累累。當水猴子的前爪觸碰到自己面頰之時,李石牛狠狠地咬住了水猴子的胳膊,毫不留情,也完全不顧自己被水嗆和水猴子的掙扎。
不知過了多久,潭水漸漸恢復平靜。村民們在岸邊焦急地等待著,眼神中滿是擔憂。突然,水面泛起一陣漣漪,李石牛和水猴子的身影緩緩浮現。只見李石牛雙手仍舊死死地掐住水猴子的脖子,水猴子左臂被咬斷,右臂的爪子深深嵌入他的身體,他們就這樣僵持著,再也沒有了動靜。
村民們趕緊上前,將他們拉上岸。此時的李石牛和水猴子都已沒了氣息,但李石牛的臉上卻帶著一絲欣慰的笑容,仿佛在告訴大家,他成功地完成了使命。村民們看著李石牛,眼中滿是悲痛與敬佩。
就當大家以為李石牛斷氣之時,李石牛突然咳嗽幾聲,吐了幾大口水。眾人喜出望外,趕緊將他扶起,有人請郎中為他醫治。幾天之后,李石牛竟恢復過來。有人問他:“你當初怎么想的?為何想著跟水猴子同歸于盡,難道你不怕嗎?”
李石牛說道:“怕!可是總要有人挺身而出!如果我怕了,不站出來,會有更多的家庭遭殃,那孽畜不知會害死多少人,所以我寧愿跟他同歸于盡,抱著必死的決心也要除掉它。”
眾人聽聞全都淚流滿面的低下頭,他們明白:遇到孽畜,總得有人站出來才行!
從那以后,鏡月潭再沒有水猴子作祟,恢復了往日的安寧。村民們為紀念李石牛的英勇,在潭邊立了一塊石碑,刻下他的事跡。李石牛除掉水猴子的故事,在落雁村代代相傳,激勵著后人在面對邪惡時,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氣。
關注我,明天的故事會更精彩!
本故事為純原創民間故事,寓教于樂,旨在豐富讀者業余文化生活,所有情節根據民間口述整理而成。純文學作品,借古喻今、明道講理,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抄襲、侵權必究!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