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鄭大哥救我,不然我肯定活不成了!”
前不久王女士在景區游玩時失足從20米高瀑布跌入水中,危急時刻,鄭大哥一個猛子扎進水里,拼盡全力把她拖上岸,事后王女士專門打聽到鄭大哥住址,帶著禮物上門道謝。
可等她把感謝視頻發到網上,評論區卻炸開了鍋,不少網友覺得這禮太輕:“救命之恩就送這些?”
不小心掉進深潭
那天是放假的日子,天氣特別舒服,不冷也不熱,孫女士就想著帶 8 歲的女兒去金華龍潭大峽谷逛逛,爬爬山看看瀑布,好好放松一下。
她怎么也沒想到,這趟輕松的親子游,竟差點成了和女兒的最后一面,母女倆一路說說笑笑,走到瀑布邊的時候,孫女士看著那飄散的水霧覺得挺美,想著靠近一點拍張照片留念。
結果這一步成了大麻煩,她踩中那塊濕乎乎、全是青苔的石頭,根本來不及站穩,整個人 “嗖” 地就滑出去了。
接著就是天旋地轉,失重的感覺像被人一把扔進深淵,下一秒就“撲通”落進了瀑布下的潭水里。
那潭水不但深,水溫還低得嚇人,一進去像被冰錐扎進五臟六腑,冷水灌進她的鼻子、耳朵,她眼前發黑,呼吸像被掐住一樣難受,胸口一陣陣刺痛。
她拼命掙扎,四肢亂揮,但根本沒用,越掙扎越往下沉,就像有條無形的大蛇在拖著她往水底拽。
耳朵里什么聲音都聽不清了,只剩“嗡——”的一片空白,快窒息時突然傳來岸邊女兒的哭聲:“媽媽,媽媽”,那哭聲夾雜著瀑布的轟鳴,成了她意識即將斷裂前的最后一線牽掛。
她都快絕望了,這時岸邊傳來 “撲通” 的落水聲,轉頭一看有人跳下來了,附近一個五十多歲的大哥正陪著家人休息,發現她有危險,立馬就跳進水里。
聽見這邊動靜不對,他立馬警覺,沖過去一看,就見水面上一個人影快沒了,他根本沒猶豫,手機還在褲兜里、衣服鞋子都沒來得及脫,直接一個猛子扎進了冰冷的潭水里。
這個大哥叫鄭志軍,是個經常跑馬拉松、爬山的老跑友,體力好,反應快,他下水后一股勁兒往出事的位置游去,水流特別急,他卻咬著牙頂著水流一點點靠近,終于摸到了孫女士的衣服。
他緊緊抓住她不松手,使出渾身力氣往岸邊拽,旁邊的游客也趕忙過來幫忙,大家一起把她拉上了岸,孫女士被救上來時渾身凍得發紫,眼睛都睜不開,只能勉強喘著氣。
她緩過來后第一件事就是哭,一邊咳一邊哭,嘴里一直念著:“我女兒還在岸上,我不能死”,而這個救她的大哥,沒等她說一句感謝就默默走了。
尋找救命恩人
經歷了這場生死危機,孫女士滿腦子就一件事:找到救命恩人,不管多困難,她都要找到那個從深潭里把她救上來的人。
她說自己醒來的那一刻,全身發冷、眼前發黑,但她知道正是那位陌生人的奮不顧身,讓她還能再抱著女兒,喊一聲“媽媽”。
可問題是,她根本不知道那個人叫什么,只記得他五十多歲,穿著運動衣,她心想:“這么利索八成是個跑步愛好者”,于是她抓住這個線索,開始了“地毯式”的尋找。
她跑遍了金華本地的各大跑團微信群、運動論壇,挨個發消息求助,有人幫她轉發,有人替她出主意,她幾乎沒合眼,連著三天守著手機,就怕錯過一點點線索。
終于,在5月5日這天線索來了,有人告訴她,捷科工具有限公司有個職工,很符合她描述的樣子,她幾乎是一路小跑地趕過去,站在廠門口看見一個熟悉的背影,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就是他!
當鄭志軍一回頭,她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眼淚就掉下來了,那張在水霧中、在生死邊緣看到的臉,她在夢里已經見過無數次。
可這一次是真的,她哭著撲過去,一把抱住他,聲音都在顫:“哥,要不是你,我閨女現在連媽媽都沒有了。”
而鄭志軍還是那副靦腆又實在的樣子,一邊輕輕拍著她的背,一邊連連擺手:“你別這樣,真沒啥的,換成別的金華人也都會跳的”,他話不多,但那一句“都會這么干”,卻比任何感謝的語言都更有力量。
救命送錦旗被嘲諷,網友:真情無價
這原本是一個“好人救人、獲救者感恩”的暖心故事,誰想到后來竟在網上“跑偏”了,評論區的風向讓人哭笑不得。
孫女士找到救命恩人后,第一件事就是準備了一面大紅錦旗,上面寫著 “舍己救人 見義勇為” 八個字,她把錦旗親手遞給鄭志軍,還拉著他說:“以后逢年過節我都來看你,你就是我親哥!”
說真的,這事放在誰身上聽了都得感動得紅眼圈,但沒想到視頻一傳到網上,評論區居然開始陰陽怪氣了起來,有人冷嘲熱諷:“就一面錦旗,這也太寒酸了吧!”
還有人更過分,直接懷疑孫女士“經濟條件不錯,還有錢去旅游”,暗指她是不是“該出點真金白銀才算誠意”,這些話聽著就來氣,好像救命之恩非得明碼標價,“少于某個數目就不配感恩”一樣。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站出來回懟:“救命恩人不是外賣騎手,哪來的‘服務’價格?”
“錦旗是心意,是情感的象征,不是交易憑證。”
“你們看不到的是,她把救命的人當家人看,這比多少錢都值!”
事實上鄭志軍當初跳水救人,連鞋都沒脫,兜里手機泡廢了,他也根本沒想過什么“報酬”,這不是他第一次這樣做,早在18年他還救過一個落水的小孩,也是悄悄救完就走,連一句“我做了啥”都沒說。
他說他從小就聽著“雷鋒”、“黃繼光”這些故事長大的,那種“遇事先上”的反應早就成了本能,不是因為想當英雄,而是良心告訴他:“人命關天,不能猶豫。”
而孫女士能做的,其實就是她現在正在做的:不是一錘子買賣地“給點錢了事”,而是拿鄭志軍當親人、當長輩,節日看望、保持聯系,這是一份長久的牽掛、一份不圖回報的深情。
這場風波告訴我們,真正的感恩或許不需要金錢堆砌,真正的英雄也不在乎有沒有掌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