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韓成功
編輯 |蔣波
牛散也有忍痛“割肉”之時!傳奇牛散陳發樹繼在云南白藥(SZ:000538)遭遇“滑鐵盧”后,又在光伏股上栽了跟頭。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注意到,近日,光伏龍頭隆基綠能(SH:601012)發布了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曾經因抄底隆基名聲大噪的“超級牛散”陳發樹正持續減持公司股票。
財報顯示,陳發樹從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減持隆基綠能。在2024年第一季度末,陳發樹還持1.79億股,但到了年底,降至不足9000萬股。也就是說,三個季度里,陳發樹拋掉了手中一半的隆基綠能股票。
在隆基綠能的股東中,陳發樹持股排名也由第5名降到第10名。2025年第一季度,陳發樹繼續減持隆基綠能,目前已經跌出了前十大股東行列。
在資本市場上,超級牛散和明星基金經理們的動向往往具有風向標意義。光伏板塊曾經是資金炒作焦點,而現在,不只普通股民被光伏股套牢,連陳發樹這些超級牛散也難逃割肉逃離的下場。他們的增持或減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伏行業的冷暖。
陳發樹的傷心地:成也隆基,敗也隆基
1960年出生的陳發樹,最初只是一個普通的林場運輸工,后來靠著勤奮和靈活的商業頭腦,成長為福建首富,創建了著名的互聯網營銷公司新華都(SZ:002264)。在資本市場,由于其對紫金礦業(SH:601889)、中國中免(SH:601888)、隆基綠能等上市公司的精準抄底,受到股民“膜拜”。
然而,這位超級牛散卻因隆基綠能股票損失慘重。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陳發樹第一次出現在隆基綠能(彼時公司證券簡稱還是“隆基股份”,2022年5月16日變更為“隆基綠能”)前十大股東之列,是在2018年三季度末。當時,陳發樹持有4937萬股,市值7億元。此后陳發樹連續7個季度增持,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持有了隆基3.82%股權,多達1.44億股。
陳發樹抓住了光伏行業周期的機遇。
他開始增持隆基之時,正處在光伏周期底部,“531新政”帶來行業震蕩,隆基綠能的股價也一度在2018年8月時跌至4.64元/股(前復權)。此后,隆基綠能便一路上漲,在2021年11月漲至71.68元/股。3年時間,隆基綠能股價漲超15倍。
陳發樹也在2020年兩次大幅減持,狠狠賺了一把。到2021年年底,陳發樹仍持有隆基綠能1.22億股,市值達到了105.31億元。
陳發樹持股隆基情況(來源:wind)
此后,隆基綠能的股價便轉頭向下,再也沒回到2021年的輝煌。2024年7月時,跌到了最低點12.73元/股,不少隆基股民都吐槽自己被“深度套牢”了。
而以“逆向布局、長期持有”著稱的陳發樹,或許是仍看好光伏行業的長期價值,選擇繼續增持隆基綠能。即使到了光伏行業出現明顯產能過剩的2023年,陳發樹仍在增持。
到2024年一季度末,陳發樹持有的隆基綠能股票已經達到1.79億股,但對應的市值卻只有34.85億元。從2021年底到2024年一季度,陳發樹增持了5700萬股隆基綠能股票,股票市值卻縮水了70億元。
行業低谷之際,往往會引來許多牛散的抄底,陳發樹也是如此。然而,令陳發樹沒有想到的是,光伏行業這輪周期與上一輪截然不同。整個光伏板塊從2022年年中至今,已跌了近3年,仍未有企穩回升之勢。產能過剩問題也持續了兩年,出清仍遙遙無期。
終于,陳發樹也扛不住了,從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持續減持隆基綠能股票。陳發樹沒能復制上一輪行業周期的“奇跡”,如今只能割肉逃離。
割肉虧錢也要跑:光伏股被牛散拋棄
陳發樹減持隆基綠能是投資者近幾年從光伏板塊逃離的一個縮影。
自行業寒冬開始以來,無論是散戶還是機構投資者,都談光伏“色變”,光伏板塊持續上演“敦刻爾克大撤退”。其中,有及時止損的成功案例,亦有至今仍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者。
超級牛散魏巍是割肉及時的典型代表。
2023年6月,光伏電池片制造企業鈞達股份(SZ:002865)定增,以100元/股價格募資27.76億元。其中,魏巍以5億元獲配500萬股,成為最大獲配方。
受定增影響,鈞達股份的股價短暫上漲到158.71元/股。但光伏行業寒冬很快來臨,鈞達股份股價一路下跌,至2023年12月20日定增股票解禁當天,已跌至66.8元/股。若以該股價計算,魏巍持有的股份市值為3.34億元,賠掉了三分之一。
解禁后,魏巍立即割肉止損。鈞達股份財報顯示,魏巍在2023年第四季度減持了226萬股。也就是說,他在短短十幾天將手中近一半的股份緊急拋售。2024年,魏巍繼續減持,到2024年一季度末,魏巍已經從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估計那500萬股已被拋售得所剩無幾。
也有一眾投資者至今仍沒能逃離光伏股。
不得不再提陳發樹,雖然他已從隆基綠能逃離,但并未完全擺脫光伏“噩夢”。
華夏能源網統計,陳發樹目前至少仍在6家A股公司十大股東名單中。其中,就有從事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業務的森特股份(SH:603098)。
森特股份財報顯示,陳發樹及其控制的新華都,在2021年下半年進入森特股份前十大股東名單,目前,陳發樹、新華都合計持2786萬股,占比5.16%。
森特股份的股價也是在2021年11月達到頂點54.31元/股,此后便一路下跌,2025年5月8日已跌到10.17元/股。以此計算,陳發樹、新華都在三年半時間蒸發了12億元,市值只剩2.8億元。陳發樹這回是真的被“套牢”了,市值縮水至此,割肉與否已經不重要了。
相對陳發樹被“套牢”,張磊的高瓴資本至少還有機會止損。
高瓴資本在2020年以158億從“隆基三劍客”之一的李春安手里受讓隆基綠能2.26億股股票,轉讓價格70元/股。至2025年5月8日,隆基綠能的股價已跌至15.27元/股。有媒體統計,即使算上這些年的分紅,高瓴資本浮虧可能也有近百億。
2023年,高瓴資本曾想套現走人,通過轉融通的方式賣掉股票。但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股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最終,高瓴資本無奈又把股票買了回來。
日前,隆基綠能發布公告稱,股東高瓴資本計劃以占公司0.5%的股份換購ETF。高瓴資本此舉動,一是可以降低其持股比例,減少損失;二是將所占股份降至5%以下,可以讓后續的減持減少阻力。看來,雖然經歷2023年的減持失敗,但高瓴資本仍未放棄逃離光伏的努力。
基金看好光伏設備股:這里會有大機會嗎?
雖然投資者正加緊從光伏板塊撤離,但細究就會發現,不受投資者待見的光伏企業基本都是主產業鏈企業,而光伏輔產業鏈或者業務布局較為分散的光伏上市公司仍是投資熱點。
以廣發基金為例,光伏一直是其重倉板塊,每次十大重倉股名單中都少不了光伏主產業鏈企業,晶科能源(SH:688223)、晶澳科技(SZ:002459)、天合光能(SH:688599)、隆基綠能等光伏一體化龍頭都是名單的常客。
然而,2025年一季度,該名單中的光伏股卻沒有了主產業鏈企業的身影,只剩下從事逆變器、儲能和電站系統集成業務的陽光電源(SZ:300274)。
知名基金經理傅鵬博管理的睿遠基金,也在棄主產業鏈企業,而選擇輔產業鏈企業。
睿遠基金于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出現在一體化龍頭通威股份(SH:600438)十大股東中。同年7月,通威股價達到了60.04元/股的高點,此后便一路下跌。傅鵬博或許也是意識到光伏股價企穩回升遙遙無期,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減持,到2024年中報時,已不在通威股份前十大股東之列。
不過,睿遠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一直有一家光伏公司身影,這就是光伏裝備生產商邁為股份(SZ:300751)。
邁為股份財報顯示,2021年四季度,睿遠基金第一次出現在其前十大股東中,此后雖然對邁為股份也曾有減持行為,但總體上仍以增持為主。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睿遠基金持有邁為股份802萬股,占比2.87%。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位較為低調的牛散董敏,也屢屢出現在邁為股份十大股東名單中。此人2020年第一次出現在該名單中時,持股數量僅有42.25萬股,此后數次增持。雖然近期有所減持,但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仍持有邁為243.92萬股股票。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光伏支架龍頭企業中信博(SH:688408)也受到牛散們的青睞。2024年11月,中信博68.6元/股價格定增,募資11億元。而在獲配名單中,除了易方達、諾德等一眾基金外,也出現了牛散董衛國的身影,他一人獲配55.4萬股,在14名獲配方中排在第7位。
此外,號稱“中國十大最忙牛散之一”的呂強,在今年一季度重倉了光伏裝備生產商京山輕機(SZ:000821),并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行列,持股1.65%,位列第四名,僅次于董事長李建控制下的京山京源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及京山輕機的兩名董監高人員祖國良和王偉。
在主產業鏈企業普遍虧損之際,裝備、輔材、逆變器、支架等一眾輔產業鏈企業業績表現相對較好,這是投資者看好這些企業的重要原因。
但資本市場的投資,不能只看一時的得失。光伏行業不會一直陷于低谷,隨著行業逐步出清,具有長期價值的光伏公司將成功穿越周期。
敏銳的投資者就是要學會在行業低谷時識別出這些價值型公司,才能在未來分享他們勝利的成果。現在,是到了抄底光伏股的時候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