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世界運動會將于2025年8月7日-17日在成都舉行。成都世運會共設34個大項、60個分項、255個小項,無論是項目設置,還是參賽規模都將創新高。其中,定向越野、地擲球、桑博等項目不僅歷史悠久,在當今時代與城市文化結合碰撞出新的火花。
定向越野:在地圖與指北針間探索未知
定向越野起源于19世紀末的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廣袤森林和眾多湖泊之間,城鎮和村莊稀疏分布,湖邊只有蜿蜒曲折的小徑。在這些山林中活動的軍人,成為了定向運動的先驅。1886年,“定向”這一術語首次出現,意指通過地圖和指北針在未知領域中導航。1895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的軍營區舉行了第一次定向比賽。1918年,瑞典的童子軍領袖吉蘭特組織了一場“尋寶游戲”,引起了參與者的極大興趣,這標志著定向運動作為一種體育項目的雛形初現。
定向越野通常設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里進行,也可在大學校園里進行。比賽場地可能包括山林、沼澤、沙漠等各種復雜地形,選手需要在這些環境中進行定向和導航。一條標準的定向路線包括一個起點(用三角表示),一個終點(用雙圓圈表示)和一系列點標(用單圓圈表示)。這些點標已在地圖上用數字標明。比賽要求選手利用地圖和指北針依次到達地圖上所示的各個地點,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地點者為勝。
定向越野比賽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兩種形式。個人賽指的是每名參賽選手單獨完成比賽任務,而團體賽則要求多個選手組成團隊,共同完成賽事要求。比賽的目標是按照規定的路線快速到達指定地點,通常是由一系列的控制點組成,選手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并打卡。比賽的最終排名將根據完成控制點的數量和用時綜合得出。
根據成都世運會競賽日程安排,徒步定向比賽將于8月8—11日在東部新區定向賽場(一)、東部新區定向賽場(二)舉行。在世運會的定向越野比賽中,選手們需要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中,運用地圖和指北針進行導航,考驗他們的體力、耐力、智力和技能。這不僅是一項體育競技,更是一種對自然的探索和對自我的挑戰。
地擲球:古老游戲的現代魅力
地擲球起源于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兒童就玩一種用ince和灌木草捆扎成圓球,用手指彈滾進行游戲的活動。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地擲球活動在古希臘廣泛開展,并流行于羅馬帝國。當時人們用木刻的圓球或鐵制圓環,在廣場、花園、海濱進行擲球游戲。中世紀時期,地擲球在歐洲各國得到進一步發展。14世紀中葉,英國愛德華三世在倫敦建造了 “皇家地擲球場”。英、法兩國曾在倫敦和巴黎之間進行過海峽地擲球挑戰賽。當時擲球的技藝已相當高超,優秀運動員能把球拋擲30米以上。
現代地擲球運動起源于意大利,15世紀意大利的地擲球運動已相當普及。1852年,在法國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地擲球協會組織。1856年,意大利博洛尼亞成立了地擲球協會。1860年,意大利制定了地擲球規則。1894年,法國制定了地擲球的競賽規則。1896年,在希臘舉行的第 1 屆奧運會上,地擲球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但由于 1900年第2屆奧運會東道主法國把巴黎的體育項目列入奧運會,地擲球從此便被取消了奧運會比賽項目資格。1928 年,在荷蘭成立了國際地擲球聯合會,1934年,國際地擲球聯合會在瑞士重新登記注冊,1991年改名為國際地擲球聯合會。
地擲球運動是一項極其有益的體育和休閑活動,無論年齡和性別,都能從中得到樂趣。它不僅能夠鍛煉人的身體協調性和準確性,還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策略思維能力。地擲球運動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競技性,是一項集體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戶外運動項目。
成都世運會設大金屬地擲球和小金屬地擲球2個分項。大金屬地擲球比賽場地長20米、寬3米,比賽用球為金屬材質,球的重量和尺寸根據項目不同有所差異。小金屬地擲球比賽場地相對較小,比賽用球也為金屬材質,但比大金屬球輕且小。比賽時,運動員輪流將球擲向目標區域,根據球與目標的距離來判定得分。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澤登旺姆 圖據AI制圖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