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走在成都街頭巷尾,運動的熱潮,注入了城市角落。被稱作“移動體操”的世運項目跑酷,在成都校園生出星火之勢,小學生們以不俗的運動能力,穿越各路障礙。立交橋下的運動公園、社區“金邊銀角”活動空間,有市民體驗匹克球、板式網球等新潮運動的身影。
2025年成都第12屆世界運動會將于8月7日至8月17日舉行,這是非奧項目最高水平的國際綜合性運動會,目前已進入倒計時86天的關口。以賽為媒,擁抱全球,成都各項籌備工作正全力沖刺。
成都隨處可見世運氛圍 圖據世運會組委會
建在公園里的世運賽場
觀眾將留下獨特的“成都記憶”
成都世運會設34個大項、60個分項、255個小項。本著“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本次成都世運會沒有新建場館,而是統籌利用現有設施配置了27處競賽場館(場地),其中18個為既有場館局部改造提升、9個依托湖泊公園臨時搭建。作為在“公園城市”舉辦的世界級運動會,成都在世運會場地建設方面有哪些亮點?
在成都新都區,集運動與休閑為一體的舒悅公園在4月亮相,這是世運會速度輪滑公路賽的比賽場地,也是成都全市目前唯一一座具備該項功能的城市公園。
一座飄逸現代的運動館融于綠映,這是西南地區首個專業級輪滑室內場館——成都國際輪滑運動中心。整個場館占地1.6萬平方米,側面線條猶如流動的飄帶,內部長200米、寬6米的灰藍色賽道環繞全場,紅黃藍三色座椅與賽道相映成趣。
以“輕氧舒壓”為主題,舒悅公園串聯起速度輪滑、羽毛球、籃球等多種運動項目的城市共享空間,面積將近7萬平方米。其中,速度輪滑賽道環線總長467.9米,直線段總長163.75米,寬度8.3米,世運會比賽期間將設活動席位約620座。
在成都世運會天府新區賽區,共設有3個競賽場館(場地),將舉辦龍舟、皮劃艇馬拉松、跑酷、鐵人二項、沙灘手球、沙灘荷球、浮士德球、攀巖(速度)等項目的比賽。
“這3個競賽場館(場地)全部是依托于戶外公園、公開水域上進行新建搭設,并有在草地、沙灘等自然場地上進行的比賽。根據這樣的特點,設計充分考慮成都‘公園城市’理念與體育賽事的精彩呈現相結合,給比賽觀眾最大化的視覺美感享受。”成都設計咨詢集團所屬市建筑院項目負責人范臻說。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興隆湖沙灘賽場位于興隆湖北岸,充分考量方位、高差、朝向等因素,形成最終方案,讓觀眾在觀看精彩賽事的同時,目之所及又能欣賞到湖景、沙灘、景觀臺階和城市天際線等不同層次的景象,實現了體育賽事與公園城市有機結合的精彩呈現。本屆世運會首次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沙灘荷球比賽,就會在該賽場舉行,其一直以其獨特的男女同場競技的形式作為世界運動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荷球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揚·弗朗索博士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興隆湖景色優美怡人,未來將同時作為沙灘荷球和沙灘手球兩個項目的比賽場地,不僅是一處極佳的沙灘運動場所,也將成為成都世運會的一個重要賽場。”
跑酷世界冠軍何喜瑜在校園展示跑酷動作
市民在社區體驗世運項目 圖據世運會組委會
茶店子小學的孩子體驗腰旗橄欖球
濃濃中國風撲面而來
這些項目在成都首進世運會
無論是項目設置,還是參賽規模,成都世運會都將創新高,包括武術、龍舟在內的多個項目首次“進入”世運會正式比賽序列,濃濃的中國風撲面而來。
武術是中華文化瑰寶。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狩獵、采集和防御野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拳打、腳踢、跳躍、翻滾等基礎攻防動作,并結合木石武器,產生了武術的雛形。商周時期,隨著青銅器的出現,推動武術器械的專業化,并催生了競技比賽,及至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武術更加盛行。
在2009年世運會上,武術作為邀請項目首次亮相,隨后2013年及2022年兩度受邀參加世運會。2021年,國際武聯成為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正式會員,為武術成功“入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23年5月,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在西班牙馬德里公布2025年成都世運會比賽項目,武術成功入選。據悉,2025年成都世運會武術首次成為世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分套路和散打兩個分項。每個分項按照男女分別設有6個小項,共計12個小項,共有102名運動員參賽。
中國觀眾熟悉的水上項目——龍舟,將首次作為正式比賽項目亮相2025年成都世運會,賽程為期2天,共有12支隊伍,144名運動員參賽。該項目分為8人座龍舟和10人座龍舟,每支隊伍有舵手、鼓手和劃手。舵手掌控前進方向,鼓手通過擊鼓控制劃槳節奏,劃手按節奏同步劃槳,推動舟船前進。世運會龍舟比賽場地賽道共6條,每條賽道長500米。
除此之外,成都世運會還有一些新奇好玩的水上項目。腳踩“風火輪”的水上運動——滑水,是一項結合速度、技巧與平衡的水上運動。滑水最早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作為一項表演項目亮相,并于1981年成為世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借助摩托艇的牽引,參與者腳踏滑水板,在水面滑行,做出各種翻轉、跳躍等動作。按動力來源與形式,滑水運動又分:尾波滑水、尾波沖浪、索道滑水。成都世運會滑水項目設項即為上述3個分項,賽程為期3天,參賽運動員共88名,男女各44名。在麓湖、三岔湖等場地,市民也可以體驗滑水的樂趣。
成都世運會摩托艇項目下設動力沖浪板1個分項,這是該項目首次登上世運舞臺。動力沖浪板運動起源于捷克,是一項結合沖浪、滑雪等項目特點的水上競速類運動,于2014年被引入中國。比賽時,運動員將使用燃油沖浪板,按照由浮標設置的賽道及行進方向,在接近200米×200米的開放水域進行比賽,耗時最短者獲勝。比賽將舉行男子單人、女子單人、團體3個小項的比賽,賽程為期3天,共有48名選手參賽。在成都興隆湖、麓客島、成都西湖公園以及成都海泉灣等地,市民可體驗動力沖浪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