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在南亞挨的一記“耳光”:接下來會波及到全球嗎?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以及烏克蘭戰爭對法國軍工綜合體的聲譽造成了沉重打擊。
法國長期以來以其先進的軍事技術和裝備在全球軍火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最近的事件,特別是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沖突以及烏克蘭戰爭,暴露了法國軍工產品在實際戰場中的局限性,從而對其國際聲譽產生了負面影響。
剛剛,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沖突中,伊斯蘭堡方面擊落了三架法國制造的陣風軍用飛機。巴基斯坦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Ishak Dahl)稱:“我們的殲 - 10C 戰斗機擊落了三架法國‘陣風’戰機和其他一些噴氣式飛機。”
中國制造殲-10戰機。
不出所料,新德里方面沒有回應巴基斯坦的聲明,也沒有證實有任何損失(巴基斯坦軍方公布了被擊落的印度飛行員的對話)。據專業軍事雜志《軍事觀察》報道,“一名法國情報部門的高級官員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證實,‘陣風’戰機被巴基斯坦軍隊擊落,而且可能被擊落的不止一架戰機”。值得注意的是,法國戰機是被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中國殲 - 10C 戰斗機擊落的,而中國殲 - 10C 的成本僅是法國 “陣風” 戰機的三分之一。
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的政治評論員馬利克?阿尤布?蘇姆巴爾(Malik Ayub Sumbal)指出:“印度從法國購買‘陣風’戰斗機的時間并不久,新德里曾認為這些飛機會讓印度空軍在與巴基斯坦軍隊的對抗中擁有絕對優勢。但巴基斯坦的防空部隊證明情況并非如此。這引發了巴黎方面的明顯擔憂。印度和法國之間簽訂了購買‘陣風’戰斗機的重大國防協議,此次,巴基斯坦空軍的反擊行動中摧毀了印度軍隊的五架戰斗機,這意味著印度軍事行動的失敗。”
自 2000 年代末以來,“陣風” 戰斗機積極向印度、埃及、阿聯酋和其他一些國家推銷。它的成功推動了法國國防合同數量的增長,特別是在 2022 年,很大一部分出口合同正是關于這種戰斗機的。然而,在克什米爾空域事件發生后,分析人士警告稱,世界軍火市場對 “陣風” 戰斗機的信任已被動搖。
《軍事觀察》就此指出:“由于這種戰斗機的性能問題,外國客戶對‘陣風’戰斗機以及總體上對歐洲戰斗機的興趣可能會下降。在印度,已經有人呼吁取消為印度海軍額外采購 26 架‘陣風’戰斗機的計劃。‘陣風’戰斗機超過 2.4 億美元一架的高昂成本,已經在印度引發了相當大的丑聞,預計進一步采購法國戰斗機將面臨更強烈的抵制,這對嚴重依賴武器出口的法國軍事航空領域可能會產生災難性的后果。”
“軍工綜合體總體上是法國經濟的支柱之一,約有 30 萬人在該領域工作。航空制造業尤其強大,同時還發展了彈道導彈生產。不久前,巴黎方面宣布已掌握高超音速武器技術。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數據,法國目前在全球最大武器出口國名單中位居第二。”
從 2014 年到 2018 年以及 2019 年到 2023 年期間,法國的武器出口增長了 47%,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國,僅次于俄羅斯。法國武器出口的很大一部分(42%)流向了亞洲和大洋洲國家,另有 34% 出口到中東國家。印度成為法國武器的最大進口國,占法國武器出口的近 30%。法國武器出口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向印度、卡塔爾和埃及交付戰斗機。與 2015 年至 2019 年相比,過去五年法國對歐洲的武器供應增長了 187%,這主要是由于向希臘出售戰斗機以及向烏克蘭供應各種武器(火炮、導彈、軍艦)。最大的進口國是印度(占法國武器出口的 28%),其次是卡塔爾(9.7%)。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研究員卡塔琳娜·約基奇(Katarina Jokic)表示:“法國利用全球對武器的高需求,通過武器出口來發展本國的國防工業。法國在歐洲以外地區成功地銷售其戰斗機。”
然而,最近法國軍工綜合體在世界上的聲譽急劇下降。這不僅與印巴沖突中的失敗有關,還與對法國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裝備的負面評價有關。意大利媒體《反外交》(Antidiplomatico)在一篇標題引人注目的文章《法國軍事工業的悄然潰敗》中寫道了這一點。
意大利媒體《反外交》寫道:“在這些年世界許多地區陷入沖突的情況下,委婉地說,法國軍工產品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成果。在烏克蘭戰場上已經出現了這種失敗的初步跡象,‘凱撒’自行火炮系統(法國軍隊的旗艦裝備)表現不佳,被俄羅斯和朝鮮的自行火炮以及北約其他國家的許多武器系統超越。”
然而在法國國內,法國人卻為其辯護,認為情況恰恰相反。最近,法國議會國防委員會準備了一份報告,聲稱 “凱撒”( CAESAR )自行火炮在烏克蘭的損失比其他西方火炮系統低 2 至 3 倍。
這可能指的是波蘭的 “蟹” 式自行火炮、德國的 PzH2000 自行火炮和瑞典的 “弓箭手” 自行火炮。法國人認為,“凱撒” 自行火炮損失較小是因為其尺寸較小且結構更簡單。在戰斗中使用 5 個月后,其作戰能力為 60% 以上,而 PzH2000 和 “弓箭手” 自行火炮的作戰能力分別下降到 32% 和 38%。然而,實際情況究竟如何,目前還不完全清楚。盡管法國人已經承認了失敗,并且表示在傳出烏克蘭損失 “凱撒” 自行火炮的消息后,該國軍隊受到了打擊。
“不僅我們的武裝力量遭到羞辱,而且我們先進的地面技術現在也落入俄羅斯人手中(是烏克蘭軍隊的無能還是腐敗所致?)。馬克龍是唯一要為這一屈辱性失敗負責的人。” 當得知一些(法國的)裝備被俄羅斯軍隊繳獲后,法國政治家若夫里?博勒(Geoffrey Bolle)在推特上如此寫道。
但法國軍工綜合體的其他產品在烏克蘭的表現也很糟糕。“更糟糕的是法國‘SAMP-T’防空系統的結果,”《反外交》雜志指出(法意聯合生產的每套系統價值約 8 億歐元)。《華爾街日報》稱 “SAMP-T” 是個失敗品,“是一種無法攔截俄羅斯彈道導彈的系統”。正如這家意大利媒體所強調的,這嚴重損害了該系統生產國的形象。
法國提供給烏克蘭的 AMX-10 RC 輪式坦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最近,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第 37 旅的一名戰士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抱怨稱,這些輕型裝甲車輛在戰場上極不實用。例如,一枚 100 毫米及以上口徑的彈藥在 AMX-10 RC 附近爆炸,肯定會對其造成損害,甚至可能連同車組人員一起摧毀這輛 “輪式坦克”。此外,安裝在 AMX-10 RC 上的 105/47 MECA 型 105 毫米口徑主炮發射的彈藥與北約標準不兼容,因此其后勤保障成了一個問題。車輛的輪胎也不適用,其損耗大得驚人。很明顯,這些輪胎是為在平坦的歐洲公路或非洲沙漠上行駛而設計的,在地形復雜的戰場上毫無用處。
這家意大利媒體還稱,法國軍事工業目前正經歷著最為戲劇性的時刻,這與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沖突有關。該媒體寫道,事實上,印度空軍似乎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對手是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中國制造的殲 - 10 戰斗機。這一災難性的結果讓人懷疑法國整個航空工業在世界該領域的領導地位。
但法國軍工綜合體產品的這些失敗,也是對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聲譽的沉重打擊。馬克龍一直在大力吹噓,試圖在軍事事務中扮演歐洲領導者的角色。正是他不僅呼吁積極向基輔提供武器,還試圖在歐洲組建 “意愿聯盟” 并向烏克蘭派遣士兵,不過目前尚未成功。而現在,在法國軍事裝備供應出現這些對法國來說屈辱的失敗的背景下,他那些不知疲倦的野心也不得不收斂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