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房價漲的時候,上面出臺了很多手段,遏制大家買房的熱情,
當年王健林也透露,“現在房子越建越多,很多樓盤都賣不動,未來這種趨勢還會加深,到時候就不需要調控了,市場規律就能決定樓市走向?!?/p>
但依舊沒有打消大家買房的熱情,無數人借貸囤積房子,結果房價一路猛漲,甚至18線小縣,房價都翻了幾番。
正所謂物極必反,2021年開始。就驗證了這個事實。這一年開始房價一路下行,18線腰斬,三四線跌幅50%,哪怕是四個一線城市,價格同樣回到2016年。
而這兩年,為了穩定市場,不著誠實開始加大馬力“救市”,從一開始的“限跌”,房企一降價就“約談”,到主動降首付比、降貸款利率,再到稅收優惠、放開限購限貸…
很多房企的狀況慘不忍睹,正面臨著巨大的債務壓力。場外觀望的情緒愈發濃厚,生怕買了又要貶值…
曾經被公認最賺錢的行業,如今變得人人生畏。一想到買,就唯恐瘟疫避之不及,認定這玩意兒以后就沒得漲,拿在手里都是累贅。
結果這兩年各地成片成片的掛牌量,加上未來的人口結構因素,讓越來越多人認定,中國手握“三套房”的家庭,注定要未來面臨3個結局:
01、市場供過于求,轉手太難
王石、黃奇帆等大佬預言,未來房企面臨大洗牌將不可避免,預示著未來將有越來越多資金鏈不足的房企退出這一領域。
當然,那些資金鏈比較雄厚,有人兜底的房企還會在這一領域混“風生水起”。
但是越往后,炒房客的掛牌熱情也會越濃厚。
一方面,城鎮化率已經接近尾聲,指望農民進城托起房價已經不現實了;
另一方面,老齡化疊加少子化,兩大趨勢的合力作用下,未來很多年輕人光繼承房產,就足以解決居住問題,買房需求銳減。
而如今,有不少城市依舊面臨著較高的空置率,去年商品房待售面積7.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
房子越賣越多,同類商品的競爭力不斷擴大,如果不能在價格上“搞點優勢”,估計要轉手,就會特別難。
02、兩大稅遲早落地,以租養貸難了
關于房子的兩大稅,房產稅,房東稅,其實已經在部分城市開始試點,而且稅率也不低。比如最高稅率甚至高達20%!
一旦全面落地,這也就意味著,手上有三套,甚至更多房產的家庭,以后房子出租要交稅,房子空著更要交稅。
雙稅壓力之下,除了四個一線城市及強二線城市,還具備一些優勢以外,其他絕大多數地方,手上房子越多,以租養貸可能徹底沒希望了。
03 “遺產稅”、統一共同富裕
房價居高不下的時候,整整45%的家庭擁有兩套甚至更多房產,導致的結果:一邊是有錢人房子空置率飆升;另一邊,國內依舊有兩億人買不起房租房生活,這也表明,城鎮家庭的貧富差距愈發明顯。
而貧富差距太大帶來的危害,看看隔壁的美國就一目了然,40多年來,美國民眾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有錢人富可敵國,窮人基本的溫飽都難以解決。
結果,這兩年總能聽到關于美國社會嚴重沖突,甚至每一屆美國總統競選,都能發生極端事件,這些都是貧富差最直接的后果。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教訓,同樣也說明:高度的經濟不平等,不僅不利于社會公平,還會損害效率,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
當經濟增長陷入停滯、社會階層出現固化時,社會更會陷入易發沖突的狀態。所以,這幾年,我們上面也更關注社會的共同富裕。
比如那些年前已經針對房子繼承,有出臺相關的稅收——即:子女繼承房子再轉售,就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除非符合滿五唯一條件。
將來,有錢人想要通過傳承房子來固化貧富差就不現實了!
因為子女繼承房子以后,只要手上房子多,就要繳納高額的房產稅;如果要轉售房子,就要面臨20%的個人所得稅。
如此,才能縮小貧富懸殊,實現更進一步共同致富。對此你怎么看?同意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