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想發展好,全靠車頭帶,而高新區就像一個個車頭帶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不難發現一個城市所具有的高新區越多,其經濟發展就越強勁,比如蘇州坐擁十幾個省級高新區,其經濟成就有目共睹,正式高新區的好處,各地都在大力發展高新區。
近日,江蘇又增加了22家省級高新區,如果加上之前的省級高新區54家,江蘇共有76家省級高新區,這個數據已經很厲害,沒有其他省份可以和江蘇相媲美,這也是江蘇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原因所在吧。
在本次江蘇新增加的22家高新區中,在22家高新區中城市分布并不均有的城市增加比較比如蘇州、揚州等,也有的城市增加很少宿遷、淮安等城市。
(1)新增加的這些高新區,多者高達3家,少者0家。
通過分析這些新增加的高新區,發現
蘇州有3家入圍分別是吳江高新區、吳中高新區以及常熟虞山高新區;揚州有3家即高郵高新區、寶應高新區和江都高新區;南京也是3家即建鄴、鼓樓以及雨花高新區;泰州3家即興化、姜堰和海陵高新區;常州3家即鐘樓、天寧以及金壇高新區;無錫2家即惠山和濱湖高新區;南通兩家即海門和啟東高新區,徐州為1家,鎮江為1家,鹽城也是1家,而淮安、宿遷以及連云港為0家。
所以說怪不得淮安、宿遷以及連云港發展那么慢,是因為缺少高新區。而且無錫在本次新增中收獲并不算大,蘇常都是3家,唯獨無錫為2家,落后于蘇州和常州。
除此之外這些高新區有大有小,按理說高新區面積越來越來潛力也就越大,畢竟有更大的空間發展產業,從而帶動經濟發展,在新增的這些高新區,面積比較大的高新區為蘇州吳中高新區高達29.34公里,吳江為26.3公里也不算小,比較小的為南京鼓樓才2.78公里,這就有點小,吳中高新區是鼓樓高新區的14倍左右,從這個方面看鼓樓潛力沒有吳江高。
(2)在已增加的這些高新區中,蘇南數量最多,其次蘇中,最后為蘇北。
在這22家中,蘇南占據了12家,蘇中占據了8家,蘇北占據了2家,從這也能看出來蘇南、蘇中和蘇北的差別。
本來蘇南就不差高新區,這個地區經濟發展已經很成熟了,高新區很難帶動這些地區快速發展,而且江蘇的高新區大部分都分布在蘇南地區,目前缺少高新區的是蘇北,然而本次蘇北增加的并不多,就兩家還分布在強市徐州和鹽城,淮安和宿遷只能羨慕其他城市,他們和其他城市之間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江蘇經濟發展的那么好,不是沒有原因的,是讓省級高新區帶動整個省份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