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也稱為結直腸癌,是指發生在結腸或直腸內部的惡性腫瘤。由于大腸癌發作的位置較為隱秘,且其早期癥狀與多種腸胃疾病有相似性,因而極易被忽視,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并最終發展成晚期、危及生命。
實際上,大腸癌在深化過程中,有癥狀迥異的3個階段,若能盡早發現并采取治療手段,則可以盡量緩和病情。
1.早期階段(Ⅰ期和Ⅱ期)
在大腸癌的早期階段,腫瘤局限于結腸或直腸的內壁,癥狀往往不明顯,甚至存在無癥狀表現。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些許輕微癥狀,如腹部不適、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改變等。
另外,少數患者還會有血便狀況,即大便中帶有鮮紅色或暗紅色血液,但通常不明顯,易被忽視。同時,隨著消化功能的衰退,病患還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與身形消瘦,對生活質量影響不小。
2.中期階段(Ⅲ期)
在大腸癌的中期階段,腫瘤已侵及結腸或直腸壁的全層,甚至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結。此時,癥狀會變得更為明顯和多樣化。如消化道內部常會出現更頻繁且更為劇烈的腹痛,同時還會有腹脹、嘔吐、腹痛等典型的腸梗阻狀況。
此外,由于腫瘤阻塞腸道,患者排便變得更加困難,可能出現排便不暢或完全排不出大便。即便能夠如廁,其大便也往往更細、更硬,并帶有較多的粘液和血液。
同時,營養吸收不足會致使患者感覺到持續性疲勞和虛弱,還可能出現貧血癥狀,如面色蒼白、頭暈和心悸。
3.晚期階段(Ⅳ期)
在大腸癌的晚期階段,腫瘤已擴散至遠處器官,如肝臟、肺、骨骼等,癥狀變得更為嚴重和復雜:
在消化道內部,劇烈且持續的嚴重腹痛往往令人難以忍受,而完全性腸梗阻可能導致劇烈腹脹、嘔吐、無法排便和排氣。同時,由于腸道滲血嚴重,患者可能大概率有黑便與嚴重貧血癥狀發生。
而伴隨著癌組織的擴張,肝轉移導致的肝區疼痛、肝臟腫大、黃疸和腹水;肺轉移導致的咳嗽、咳血、胸痛和呼吸困難;骨轉移導致的骨痛、骨折等癥狀也會隨之而來,給患者帶去強烈痛苦。
總之,大腸癌在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有所不同,從早期的輕微癥狀到晚期的嚴重癥狀,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關重要。
定期體檢和篩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進行大便潛血試驗、結腸鏡檢查將顯得十分重要與必要。平日里如果出現持續性消化道癥狀、排便習慣改變或便血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和診斷,切莫以為能夠依靠自身“意志力”進行拖延。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