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張旭東)近年來,民樂縣以“讓老年人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為目標,將適老化改造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通過政策創新、精準施策、科技賦能,構建起“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家庭參與”的適老化改造體系,讓老年人在“家門口”樂享品質生活。
政策紅利釋放普惠服務覆蓋更廣。2025年,民樂縣出臺《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實施方案》,將全縣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家庭納入政策覆蓋范圍,對電動輪椅、智能監測設備等6大類72項適老化產品給予差異化補貼,特困低保家庭最高可享75%的購置補貼,普通家庭補貼比例達70%,每戶最高補貼2萬元。這一政策打破了傳統“應改盡改”模式,實現了從保障特殊困難群體到惠及全體老年人的“普惠可及”轉變。截至目前,全縣已有121戶家庭通過“甘快辦”平臺提交申請,其中596戶已完成改造并獲得281萬元補貼資金。
智慧安居工程筑牢居家安全防線。針對獨居、空巢老人的安全痛點,民樂縣啟動“千名獨居老人家庭智慧安居項目”,聯合中國移動打造集應急呼叫、健康管理、風險預警于一體的智慧養老平臺。在南豐鎮的金奶奶家中,床頭的一鍵呼叫設備與社區服務中心實時聯動,廚房安裝的燃氣報警器可自動監測泄漏并通知家屬,衛生間的防滑地磚和扶手為老人日常起居保駕護航。類似的智能化改造已覆蓋全縣1000戶獨居老人家庭,通過智能手環、煙霧報警器等設備,構建起24小時安全防護網絡,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火災等意外風險。
精準定制服務滿足多元養老需求。“我們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居住環境,量身定制‘一戶一策’改造方案。”民樂縣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在家庭養老床位建設中,專業團隊會對通道、居室、廚房等關鍵區域進行全方位評估,從地面防滑處理到助行器配備,從感應夜燈安裝到無障礙設施改造,確保改造內容精準匹配老人需求。永固鎮6戶經濟困難失能老人家庭通過改造后,滿意度達100%,電動護理床、助聽器等設備的使用率超過90%。此外,社區工作人員還主動協助老年人完成線上申請,為不熟悉智能設備的老人提供“一對一”指導,確保政策紅利精準觸達。
多方協同發力構建養老服務生態。民樂縣積極探索“政府+企業+社區”聯動模式,整合社會資源參與適老化改造。洪水鎮通過“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發放政策手冊200余份,協助28戶家庭完成改造申請;南街社區組建“共享女兒”服務隊,為特殊老年群體提供上門做飯、健康監測等服務,并聯合醫療機構推出“健康管家”品牌,每月義診千余人次。同時,民樂縣民政局建立“鄉鎮初審+民政復審”兩級審核機制,通過入戶核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嚴把質量關,確保改造效果達標。
從“老有所養”到“老有優養”。下一步,民樂縣將持續深化適老化改造,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居家上門照護+日間照料”服務融合發展,計劃到今年年底實現全縣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我們將繼續擴大政策覆蓋面,引入更多智能適老產品,讓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中享受更有溫度的養老服務。”民樂縣民政局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加強與社會力量的合作,探索“養老+醫療”“養老+文旅”等新模式,打造具有民樂特色的智慧養老生態圈。
從“安居”到“樂居”,民樂縣正以精細化服務書寫適老化改造的民生答卷,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歲月變遷中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溫暖。隨著適老化改造的持續推進,“銀發浪潮”正化作“幸福暖流”,滋潤著這座小城的每一個角落。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