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計:2307字,9圖
閱讀預計:6分鐘
在大眾的認知里,醫生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憑借專業知識和技能守護人們的健康。
然而,在印度,假醫生現象卻屢見不鮮,其荒誕行徑令人瞠目結舌。
2024年4月7日,印度媒體曝光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一名43歲的男子假冒英國畢業的心臟病專家,在印度中央邦達莫市的一家醫院活動。
從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的短短45天內,他竟然為15名病人實施了心臟病手術。
這場鬧劇的結果是慘痛的,7名病人因此失去生命,僅有8人幸存。
更令人擔憂的是,有消息稱,這名假醫生此前至少參與了45臺手術,那些患者的最終結局卻已無從知曉。
面對這樣的悲劇,竟還有印度網友感嘆手 術成功率超過一半,技術“不錯”,這無疑凸顯出部分民眾對醫療專業認知的嚴重缺失。
同年11月,印度比哈爾邦薩蘭市也出現了一名令人匪夷所思的冒牌醫生阿吉特·庫馬爾·普里。
他在為一名15歲男孩進行膽結石切除手術時,由于此前從未有過類似手術經驗,竟一邊看著網上的教學視頻,一邊操刀。
男孩的家屬在一旁目睹這一情景,滿心疑惑與擔憂,忍不住詢問他是否真的具備行醫能力。阿吉特卻態度惡劣地回應家屬,最終手術進行到一半,他因無法繼續,直接將男孩丟在手術臺上逃離。
男孩也因這場荒唐的手術離世,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消逝。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艱難時期,印度北方邦占西市的一家醫院里,出現了一位“奇特”的假傳染科醫生。
面對前來就診、排著長隊的眾多病人,他的“治療方案”竟然只有一個——牛糞丸子加牛尿飲料。
當有咳嗽難受的病人向他求助時,他只是敷衍地讓病人回去喝牛尿。
在他這種毫無科學依據的“治療”下,許多病人的病情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加重,一些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這種迷信愚昧的“治療手段”,在疫情嚴峻的背景下,顯得格外荒誕和可悲。
追溯到1966年,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上臺后,為控制人口推出節育政策,導致至少400萬印度男人進行了節扎手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極端的手段后來竟被一些假醫生“繼承”。
90年代末,印度比哈爾邦出現了一個叫拉維的假醫生,他只接待男病人,且治病方法簡單粗暴到令人發指——不論患者患何種疾病,他都認為根源在于男性生殖器官,一律采取切除的方式。
在他這種荒謬的治療下,至少2萬印度男人被迫成為太監,不少人還因手術感染而失去生命。
直到2018年,拉維才被逮捕。審判他的那天,法庭外擠滿了那些慘遭他毒手的跨性別人士,他們用憤怒和痛苦的眼神,訴說著曾經的悲慘遭遇。
從這些令人咋舌的案例中不難看出,印度假醫生現象泛濫,背后有著復雜的社會原因。
在印度,醫生是備受尊重且收入頗高的職業,這使得一些人受利益驅使,不惜鋌而走險,假冒醫生身份謀取錢財。
但是印度的醫生培養體系非常的復雜,成為醫生是一條漫漫長路。
首先,需要完成高中教育,至少需要完成10+2科學課程,即高中階段的理科學習,必須包含物理、化學和生物科目,這是攻讀醫學本科的基礎要求。
高中畢業后參加醫學入學考試,印度有多種醫學入學考試,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國資格暨入學考試(NEET),由政府組織,面向所有希望攻讀醫學(MBBS)、牙科(BDS)或傳統醫療(AYUSH)專業的大學生。
此外,一些醫學院如JIPMER和AIIMS等,會要求考生參加它們自己組織的入學考試。
通過入學考試后,學生可以進入醫學院攻讀醫學學士(MBBS)學位,該學位課程通常持續5到6年,涵蓋解剖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等多個學科,為學生打下堅實的醫學理論基礎。
作為畢業要求的一部分,醫學專業學生需要完成至少為期1年的實習。實習期間,他們會在資深醫生的指導下,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環境中,接觸各類疾病患者,參與醫院的各個科室工作,如急診室、產房、重癥監護室等,以積累臨床經驗。
完成實習并獲得MBBS學位后,若想在印度成為一名受認可的醫生,需要向印度國家醫學委員會(NMC)的印度醫學注冊處提交注冊申請。
如果醫生希望在特定醫學領域進一步深造,可選擇攻讀研究生學位,如醫學博士(MD)或外科碩士(MS)。
首先需要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NEET - PG,通過考試后,可進入醫學院攻讀為期3年的專科研究生課程,畢業后成為專科醫生,能夠更專業地治療特定身體部位或疾病領域的患者。
在完成專科培訓后,醫生還可以選擇繼續攻讀超專科,如心血管病學、神經外科學等,以在更細分的醫學領域深入研究和實踐,這通常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培訓。
但是,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與相對匱乏的醫療資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印度的醫療資源分布極度不均衡。
盡管印度近年來在醫療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優質的醫療資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和發達地區,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的醫療設施簡陋,專業醫生數量嚴重不足。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每千人擁有的醫生數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一些偏遠地區,一個村莊可能只有一名醫生,甚至連一名正規醫生都沒有。
許多當地居民在患病時,為了尋求一線生機,不得不選擇相信這些假醫生,這也為假醫生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其次,印度的醫療監管體系存在著嚴重的漏洞。一方面,對于行醫資格的審核不夠嚴格,導致一些沒有專業資質的人有機可乘;
另一方面,對于非法行醫的打擊力度不足,執法部門的監管不到位,使得 “假醫生” 們敢于公然違法行醫。
此外,印度的法律對于非法行醫的處罰相對較輕,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 “假醫生” 的囂張氣焰。
再者,印度社會的貧富差距巨大,許多貧困家庭無力承擔正規醫療的費用。
對于這些家庭來說,“假醫生” 診所的低廉收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他們在患病時,往往會抱著 “試試看” 的心態,選擇到這些診所就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 “假醫生” 行業的存在。
本文為印度通原創作品,任何自媒體及個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轉載(包括注明出處),免費平臺欲獲得轉載許可必須獲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臺授權。任何將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業推廣或者宣傳的行徑均為嚴重的侵權違法行為,均按侵權處理,追究法律責任。
>> 熱文索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