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場吃戲,就讓觀眾看到一個又一個奇葩場面。
比如筷子“打”碗;
比如空口吃空氣;
比如嘴巴動了半天,只給了食物一個輕輕地吻;
哎,真不知道是演戲門檻低了,還是演員不上心,只管拿錢糊弄了事。
正所謂,演戲沒“廢活”。
在有限的時長里,人物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是有用的。
《咖喱辣椒》里周星馳幾秒鐘的cut,一口飯、一口煙,仿佛道出了自己半輩子的故事。
劇版《手機》里的范明,他飾演嚴守一的哥哥,外號黑磚頭。
他一出場,粗魯?shù)某韵?,還有那一個把腿抬到凳子上的動作,就“暴露”了他來自農(nóng)村,從小是摸爬滾打長大的。
黑磚頭性格外向,平時愛吹牛逼,有點兒自負。
他一聽到鄰桌是同鄉(xiāng)口音,立馬自來熟坐到一桌同吃,大聊特聊。
期間,范明邊說打斷的臺詞,邊吃個不停,動作連貫,沒有一丁點兒尷尬,尤其他用嘴啃掉蒜皮的動作,更是為角色注入靈魂。
《人民的名義》里侯勇飾演趙德漢,國家部委某司項目處處長。
“一口面條一口蒜,一分沒動趙德漢”
99%觀眾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集,吃面條那場戲。
趙德漢的戲份很少,露面時間經(jīng)不完全統(tǒng)計,僅僅只有20分鐘。
可是,就憑一碗炸醬面,一瓣蒜,把這個角色性格給立住了。
前期,“面”是他的“面具”;后期別墅曝光,巨額現(xiàn)金被翻出來,“面”成了他掩飾尷尬的工具。
從大熒屏到小熒屏,《狗咬狗》里的陳冠希,他飾演的殺手,眼神渙散,猶如一條惡犬,饑腸轆轆,眼里只有食物。
見到食物,就猛撲。
兩場吃戲,陳冠希完全沒了平日的英俊瀟灑,用手抓,塞滿嘴巴,撐到爆,形象被“糟?!钡囊桓啥?。
正是這種犧牲形象的表演,讓觀眾切身感受到了角色身上的獸性。
在一番狼吞虎咽后,他突然起身,毫無顧忌地朝著目標走去。
掏出槍,扣動扳機,一發(fā)子彈命中其腦門。
確認目標百分百斷氣,殺手頭也不回的走出餐廳。
臨出門,還不忘拿走被害人丈夫手里端著的剛出爐的蝦餃。
一番操作,實在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經(jīng)典的,還有《天下無賊》大結(jié)局,劉若英飾演的王麗吃烤鴨的片段。
她讓很多人從此愛上了北京烤鴨,也吃哭了不少人。
“烤鴨”即代表了北京,這是王薄王麗這對愛人,最終向往的城市。
吃著當?shù)氐奶厣澄铮蛟S王麗心里,也在惦記著王薄,要是他能坐在對面就好了。
可惜,她沒等到他,卻等來了警察。
警察悄無聲息的坐在她對面,王麗像沒看到似的,機械式的進食。
“別等了,他走了”
“等我吃完,你再說”
說罷,王麗又是無言的吃。
隨后,警察離開,只留下王麗一個人。
鏡頭前,她拼命的拿起筷子,把烤鴨、蔬菜紛紛包進鴨餅里,然后大口大口的吞下去,吃的滿嘴都是醬汁。
憋著的哽咽聲,狼吞虎咽的動作,表達出王麗內(nèi)心復(fù)雜的情緒。
愛人死了,自己懷著孕,往后余生,她只有自己撐下去,她一邊大口大口吃著,一邊眼淚掉了下去。
流露出一個女人的心碎和絕望,且又夾雜著一位母親的堅強和倔強。
《棋王》中,梁家輝飾演一個天賦異稟,出身卑微的棋癡。
梁家輝在車上被眾人圍觀吃米飯的鏡頭,堪稱神來之筆。
只見他拿到一盒米飯,眼睛發(fā)光,手拿著勺子,看起來尤為虔誠。
一勺接一勺的吃,吃完還不忘舔干凈勺子。
米飯吃完,他又拿水把飯盒接滿,先將上面一層油花吸凈,再一小口一小口的嘬。
吃完后,飯盒干凈到發(fā)光。
到這還沒結(jié)束,他眼睛又盯上了桌子縫隙里的一粒米。
他愣是摳出來,放到嘴里。
可以說,梁家輝卻也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nèi)饑荒時期的餓,演繹的出神入化。
這是經(jīng)歷過極端饑餓以后對食物的渴望,沒吃過樹皮的人不會懂一粒米的珍貴。
正如你所見,一場小小的吃戲背后,隱藏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有演員不計形象,全情投入;更是表演者從眼神、動作,到臺詞的完美配合。
能一一做到這些點,才能成就一出完整的表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