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廈門本土重點原創劇目
——音樂劇《鼓浪之聲》
在廈門嘉庚劇院首演
該劇以藝術形式展現華僑家國情懷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獲得現場觀眾好評如潮!
該劇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出品,廈門歌舞劇院、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聯合出品,廈門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制作。音樂劇以鼓浪嶼華僑群像為原型,圍繞“一座島、一群人、一架琴、一個家”的核心主題展開,講述旅居海外的鼓浪嶼音樂家吳起銘,在尋回記憶中“鼓浪嶼中國人的第一架鋼琴”的過程中,重拾信仰與歸屬的故事。
音樂劇《鼓浪之聲》首演
標志著廈門在打造
具有區域特色和國際傳播力的
原創文藝精品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5月10日至17日
該劇還將繼續在
廈門嘉庚劇院連演11場
并計劃開啟全國巡演
保留閩南韻律
融入搖滾爵士編排
音樂劇《鼓浪之聲》在整體藝術表達上展現了對音樂、舞臺設計、服裝造型、舞蹈編排的全方位追求,為觀眾呈現了精彩的視聽盛宴。從音樂到舞臺,從服裝到舞蹈,彰顯出新時代原創音樂劇對文化認同與情感歸屬的深刻書寫。
音樂上既保留閩南文化的獨特韻律,又通過搖滾、爵士等風格的創新編排,賦予傳統曲調國際化的表達。從劇院內的動情演繹到演出后的聽覺延展,音樂成為本劇最動人心弦的敘事線索之一。其中,由馬佳演唱的《靠岸》旋律悠遠、情感真摯,不少觀眾輕聲跟唱,仿佛在音樂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歸途”。許多觀眾在演出后自發在社交媒體分享歌曲帶來的觸動,稱其為“整部劇最溫柔而有力的回響”。
舞臺設計整體融入琴音化境,配合多媒體投影與旋轉場景結構,構建起跨越時空的意境;服裝造型設計上用色彩、款式講述時代韻律,表達人文情懷;舞蹈編排以細膩的身體語言表達人物情緒與張力,既有青春洋溢的動感群舞,也有展現思鄉與堅守的抒情段落。
觀眾熱情參與線上話題互動
昨晚,嘉庚劇院大堂特別設置“美陳打卡”專區,不少觀眾通過抖音、小紅書、微博及微信朋友圈發布現場圖文或視頻,參與線上話題互動,領取限量發放的歌詞單。
歌詞單以劇中經典唱段為設計靈感,結合獨特的藝術裝幀,兼具紀念意義與美學價值。有觀眾表示:“歌詞單真的太美了!看完演出后再讀上面的歌詞,感覺格外動人。”“集章打卡”活動也吸引了許多觀眾參與。
這些形式新穎、充滿儀式感的環節,增強了觀演體驗,進一步拉近了音樂劇《鼓浪之聲》與觀眾之間的情感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