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飛
這幾年,接連有14個省與自治區設立了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方面是為了化解省會與首府城市的擁堵不堪的城市病。
另一方面則是形成雙核乃至三核、四核,一起帶動全省全自治區產業、經濟發展。
然而這種情況下,無法避免一種局面,就是副中心城市與省會城市分權,對城市格局進行新一輪洗牌。
這篇文章,就來分析一下,內地27個省會城市與首府城市,誰最有話語權。
中國內地27個省與自治區發展模式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均衡模式,省內有多個中心,省會或首府并不構成一言堂。
典型如廣東、江蘇、浙江、山東、遼寧、福建、內蒙古、河北等。
另一種則是一城獨大模式,省會或首府城市擁有最強話語權,典型如四川、吉林、黑龍江、湖北、湖南、陜西、河南、安徽、寧夏、甘肅等眾多地區。
老大話語權,是一個抽象的話題,如何將它轉變為具象的、可以比拼的指標?
有三個角度:
第一種是從行政級別看。第二種是省會和首府占全?。ㄗ灾螀^)的GDP比重,也即經濟首位度。第三種是老大與老二的差距。
其實這個話題2023年本號根據2022年的數據寫過一次,但時隔兩年,局面又有了新變化。
01
先看城市級別
從行政級別來看,擁有計劃單列市的廣東、浙江、福建、山東、遼寧5個省的省會,話語權最弱,尤其是福建省會福州。
在行政級別上,廣州與深圳、杭州與寧波、濟南與青島、沈陽與大連,都是副省級城市,級別相當。
但福州的級別不如廈門,福州是地級市,雖然是省會,但省會不是行政級別,廈門的行政級別是副省級城市,要比福州更高。
此外,深圳、寧波、青島、廈門、大連都是副省級城市兼計劃單列市,頂著計劃單列市頭銜,這5個城市都享有省一級的財政權限,相當于經濟直轄市,或者半直轄市。
從財政角度來看,計劃單列市可以看作財政直轄市。擁有財政自主權。理論上財政只需上交一部分給中央,無需上交省里。但實際上,這些年五大計劃單列市都上交了少部分給省里。
在財政管轄權方面,省會對計劃單列市是沒有管轄權限的, 這就削弱了這5個省會的話語權。
成都、武漢、西安、南京、長春、哈爾濱 這6個省會,由于在省內既是省會,又是副省級城市,城市級別比其他城市都要高出一個身段,擁有最強話語權。
02
從首位度角度看
直接上數據。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地統計局
從首位度來看,話語權最高的非銀川、長春莫屬,兩個省會的首位度均超過50%。
換言之,寧夏、吉林一半以上的經濟都裝在了省城的口袋。
西寧也接近50%。
這些數據相當驚人,帶來的結果便是,一省只有一城。
西安、哈爾濱、成都、拉薩、武漢的首位也超過了三分之一。??诮咏种?。
以上這些省會與首府城市在省內毫無競爭對手,擁有極強話語權。
長沙、沈陽、合肥、昆明、貴陽超過四分之一。
話語權最弱的省會,則是南京、濟南、呼和浩特、石家莊,首位度均低于五分之一,也是存在感最弱的四個省會與首府城市。
這幾個省會的典型特點便是,省會經濟實力不如其他城市。江蘇經濟第一城是蘇州,山東經濟第一城是青島。
內蒙古經濟第一城是鄂爾多斯,第二城是包頭,首府呼和浩特經濟地位只能排第三。
石家莊的首位度雖然不是倒數第一,但本號認為,其是全國話語權最弱的省會,沒有之一。
因為他的話語權僅局限在冀南地區。
在之前分析各省到底是強省會模式好還是均衡發展模式好的文章中,我著重強調過,河北省看似均衡發展,但其實是被迫均衡。
河北其實一直想走強省會路線,帶動全省發展。但奈何河北特殊的版圖,限制了它這一想法。河北被北京、天津兩座直轄市攔腰一分為二。北部的唐山、張家口、承德都在被北京天津虹吸,石家莊的話語權很弱。
中部地帶的保定、廊坊、滄州其實也是仰望著北京和天津。石家莊的話語權也就在冀南邯鄲、衡水、邢臺。所以石家莊一直難以做大,河北也就一直不上不下處在尷尬的位置上。
03
從老大與老二差距來看
從老大與老二差距來看,27個省與自治區中,廣東、江蘇、山東、遼寧、河北、內蒙古6地區的省城,GDP并不是省內第一。
其余21個地區,省城都是省內的經濟扛把子。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不妨以“1”和“2”為兩條界線。
也即當老大等于2個以上老二的經濟規模時,擁有較強話語權,當老大的實力低于老二的兩倍,那話語權較弱,當老大不如老二時,也即小于“1”,話語權最弱,由此可以看到:
第一,一眼可以看出話語權很弱的省會與首府城市分別是廣州、南京、呼和浩特、沈陽、濟南、石家莊。
這6個省會與首府都處在雙中心乃至三中心的省域中,經濟實力都比老二要弱。尤其是呼和浩特,GDP不僅比老二鄂爾多斯要低很多,比老三包頭也要低不少。呼和浩特只等于0.65個鄂爾多斯。
石家莊等于0.82個唐山,濟南等于0.81個青島,沈陽等于0.95個大連,南京等于0.69個蘇州,廣州等于0.84個深圳。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第二,杭州、福州、南昌、南寧、貴陽、西安、烏魯木齊,話語權偏弱。
這7個省會與首府城市盡管都是各自省內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但相比于老二的優勢并不夠明顯。
比如貴陽只略比遵義高一丟丟。
杭州比寧波高不了多少。南昌、南寧、西安、烏魯木齊都沒有達到各自?。ㄗ灾螀^)內老二大慶、贛州、柳州、榆林、昌吉的兩倍。
第三,成都話語權最強。
從老大與老二角度來看,成都話語權太強了,GDP是省內老二的五倍以上。
成都等于5.41個綿陽,在四川省內是一柱擎天般的存在。
其次是長春,等于4.67個吉林市。
武漢等于3.41個宜昌,蘭州等于3.08個慶陽,話語權也是相當強悍。
老大GDP是老二兩倍以上的省城,分別是太原等于2.05個呂梁。山西第二城之前是長治,去年呂梁超了長治位居山西第二。
哈爾濱等于2.14個大慶,合肥等于2.64個蕪湖,鄭州等于2.5個洛陽,長沙等于2.98個岳陽,南寧等于2.03個柳州,??诘扔?.44個儋州,昆明等于2.25個曲靖,拉薩等于2.13個日喀則,西寧等于2.2個海西州。
總結來看:
綜合城市級別、首位度、老大與老二差距三個角度來看,27個省會與首府城市話語權最強的,非成都、長春、武漢莫屬,尤其是成都、長春。
這三個省會都是省內唯一的副省級城市。
長春首位度超過了50%,成都、武漢的首位度也超過了三分之一。
成都是綿陽的5.41倍,長春是吉林的4.67倍,武漢是宜昌的3.41倍。
話語權最弱的則是石家莊、南京、濟南、呼和浩特、廣州。
五個城市的首位度均是倒數,GDP均不是省內第一,與老二差距都較大。
尤其是石家莊和呼和浩特,城市級別還低,只是地級市。
04
話語權強好,還是弱好
這個問題的另一種提問方式是,強省會好,還是均衡發展好?
本號這幾年一直強調著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
強則兼顧,弱則核心。
很多人認為,強省會是對省內其他城市的壓榨。
但站在更高的視角來看,對于內陸省與自治區來說,唯有強省會才能有盼頭。
強省會與均衡發展,無所謂好壞,適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蛘呖梢赃@樣說,強省會與均衡發展,只是地區發展不同時代、不同實力的需要。
一言以蔽之,強省會與均衡發展,都是時代選擇的結果。
廣東、江蘇、福建、山東、浙江、遼寧的均衡模式,都是時代選擇的結果。時代選中了深圳、廈門、青島、寧波、大連為計劃單列市,時代成就了東莞、佛山、蘇州、無錫、南通、煙臺、溫州等明星地級市。
時代更選中了上海成為東方明珠,在它的帶動下,蘇南地區都是個頂個的高手,南京很難擁有絕對話語權。
內陸省與自治區,大多都是走強省會路線,也是時代選擇的結果。
因為改革之后,沿海作為對接世界的第一線,思想率先解放,產業率先崛起,而中西部則要慢一拍乃至兩拍。
產業崛起的沿海,瘋狂吸引內陸人口。內陸地區為了抵御這種虹吸,只有將有限的政策、資源傾斜給省會或首府,壯大省會與首府,才能對沖這種虹吸。
此外,強省會的另一個作用在于,省內能夠有城市躋身一流城市,去爭奪頂端資源。
在金庸的天龍八部、射雕、神雕中,丐幫能夠上位,成為第一大幫派,依靠的不是人數,而是幫主的武功,喬峰、洪七公,都是頂尖高手,黃蓉也是女中翹楚。而到了倚天中,同樣規模龐大的丐幫已經不入流,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沒有丐幫的身影,是因為幫主無能。
所以說,一個省要提升存在感,必須讓省會出圈。只有省會出圈,才能在頭部城市中卡位,為省內爭取到好的資源。
如果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資源也會繞道而行,就像江西、山西一樣。
處在地級市角度來看,強省會不利于它們發展,但從全省戰略高度來看,如果均衡發展,那只能是大家一起窮,強省會是最適合的戰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