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戴云
5月12日,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在會上介紹,居住在高層建筑的人,在地震發生時想要跑出來可能性極低。而我國高層建筑都有嚴格的抗震設防標準和要求,一般在地震中完全倒塌的可能性比較低,要想在室內科學有效避險,需遵循“伏地、遮擋、手抓牢”的七字訣。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演示避震模型。圖片來源:應急管理部
鄒文衛具體介紹,“伏地”就是在遇到地震時,盡量采用蹲伏或者跪伏的姿態,降低重心、穩定自己?!罢趽酢奔幢M量躲到身旁堅固的物體下面,比如桌子,桌子的桌面是一個遮擋物,可以避免上面墜落物的傷害。如果旁邊沒有固定物,就要用雙手或者隨手可得的一些物件,比如沙發軟墊子之類的保護住頭頸部位,避免被墜落物擊打。“手抓牢”是因為在震動很強烈的時候,如果不抓牢桌子有可能被甩出桌外或者遮擋物之外,更容易受到傷害。
對于躲在衛生間的說法是否正確,鄒文衛表示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房屋的建造年代和結構都不一樣。他建議躲在承重墻墻角,盡量避開電器、懸掛物、玻璃、窗戶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