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曝光的健康證辦理亂象,撕開了公共衛生安全的一道巨大裂縫。那些本該嚴格把關的體檢流程,在利益驅動下變得漏洞百出,令人觸目驚心。
調查顯示,多省市醫院、體檢中心違規操作已成常態。在南寧第六人民醫院,記者跳過詢問既往史和體征檢查,僅完成兩項檢查便拿到健康證;沈陽康民醫院更離譜,直接刪減內科檢查和 X 光胸透項目,記者采血后隔天就領證。天津仁泰體檢中心甚至縱容 “替檢”,身份核查形同虛設。網絡上15元就能買到可通過外賣平臺審核的假證,部分餐飲企業對假證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亂象背后,是多方責任的失守。涉事機構罔顧公眾健康,將體檢當生意,為牟利肆意簡化流程;監管部門日常監督缺位,懲處力度不足,未能形成有效震懾;而企業入職審核不嚴、公眾重視程度不夠,也間接助長了這股歪風。
健康證本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的重要屏障,如今卻因亂象淪為廢紙。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從業者持證上崗,極大增加了疾病傳播風險,直接威脅公眾生命健康。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環境,長此以往,更會動搖政府公信力與社會誠信根基。
央視曝光后,石家莊等城市迅速展開調查,關停涉事機構、核查已發證件。但要徹底根治,還需多方協同發力。監管部門應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加大違規處罰力度;體檢機構需強化責任意識,嚴守流程規范;企業要嚴格審核健康證真偽;公眾也應增強監督意識,主動舉報違規行為。只有各方攜手,才能讓健康證真正成為守護公眾健康的堅實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