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新聞刷爆了籃球圈,19歲的楊瀚森在美國備戰NBA選秀,特訓照一出,一身8塊腹肌直接把話題帶上了熱搜,很多球迷一邊點贊一邊感嘆,這身材變化不是光靠天賦能練出來的,背后那點苦和拼命勁兒,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么多年看CBA新星,像楊瀚森這么早就全身心投入美式訓練體系的,其實并不多見,尤其是像他這樣中鋒身板、又能吃苦、還在攻防兩端下了功夫的,國內真沒幾位。
說回這次特訓,青島男籃記者全程跟拍,放出的照片和視頻里,楊瀚森不僅肌肉線條清晰,整個人的精氣神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樣,這不是那種為了拍照擺造型的“健身房腹肌,而是實打實高強度訓練的產物,想想他才19歲,能在短時間內練出這種狀態,說明他不僅自律,關鍵還真的拼得下去,很多人說國內球員練力量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楊瀚森這波特訓,起碼把“吃苦這關過了,而且有記者跟隊監督,訓練內容和強度都不會縮水,這屬于給自己上了“雙保險。
當然,光有腹肌還不夠,特訓內容更關鍵,這次楊瀚森和一堆有NBA首輪前景的球員一起練,訓練科目明顯偏向現代中鋒的需求,擋拆后的三分、中距離,這些在CBA其實用得不多,國內教練對中鋒的“定位都比較傳統,主要靠內線終結和護框,但NBA現在對中鋒的要求,已經是能拉開空間、能換防、甚至能自己持球攻的那種,楊瀚森能在特訓階段補短板,說明他和團隊對自己的選秀定位還是很清楚的,這波操作比較像當年周琦沖擊NBA前的備戰套路,但細節上其實更貼合現在的潮流。
至于飲食問題,楊瀚森自己在隊內視頻里說,一天狂吃牛肉漢堡,他說不喜歡但“為了活下去,這句話挺真實,很多人覺得職業球員在國外生活很光鮮,其實飲食和作息全靠自己扛,尤其是中國球員到了美國,食物水土不服是常態,不少前輩都吃過虧,但楊瀚森很快就適應了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體重和肌肉增長都跟得上,對一個19歲的中鋒來說,這其實比技術進步還重要,不然一到高強度對抗就掉線,練再多投籃也白搭。
再看他最近的體測數據,身高2米18,臂展和移動能力都在線,和今年參加選秀的其他中鋒比,楊瀚森在身體模板上絕對不吃虧,這一點很重要,NBA選秀除了看技術,身體天賦幾乎是第一門檻,很多球迷喜歡對比周琦和王哲林,其實楊瀚森最大優勢就是“身高+對抗,而且他在CBA已經打了兩年職業聯賽,不是那種只會刷數據的“紙面天才,有實戰經驗和抗壓能力,這在選秀環節絕對是加分項。
現在問題來了,楊瀚森能不能突破目前預測的次輪第47位順位,芝加哥聯合試訓馬上就要開始,75個入圍球員都是NBA官方“欽點的潛力股,競爭壓力不用多說,基本都是美大學內線、歐洲新星等各路狠人,但楊瀚森的優勢很突出,首先他不是那種“打不上球的半成品,CBA兩年首發、數據穩定,防守端有存在感;其次,他的身材和力量在亞洲中鋒里算頂級,放到NBA也至少是合格線以上;再來一點,楊瀚森這次備戰很系統,團隊運營和媒體曝光都做得不錯,已經有不少美媒開始關注他,連中國球迷都說“這次是真的有點希望了,這種輿論氛圍對選秀行情也是加分項。
不過,理性看,楊瀚森目前的弱點也很明顯,外線投射能力還在開發,腳步移動和NBA級別的換防能力還沒完全兌現,如果在聯合試訓期間能有亮點,比如擋拆三分命中率上來、體測數據再炸一波,順位肯定能往上走,但要突破首輪,難度還是很大,畢竟現在NBA對中鋒的要求太高了,沒點獨門絕技很難讓球隊下決心,參考周琦、王哲林當年選秀的跌宕,楊瀚森要想站穩腳跟,后面還得靠自己“硬剛。
最后一句話總結,楊瀚森的這次特訓和選秀備戰,已經把國內中鋒的“模版拉高了一個檔次,無論他能不能進首輪,這種拼搏和求變的勁頭,都值得更多中國球員學習,畢竟在NBA這個大舞臺,只有敢打敢拼、能扛能變的人,才有資格留下名字,期待他在芝加哥打出自己的風格,也希望這波熱度不是曇花一現,楊瀚森,你能不能成為下一個中國中鋒的希望,就看這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