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布賽義迪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根據阿曼與美國和也門薩那有關當局(即胡塞武裝控制的也門薩那政府)的談判,雙方已達成停火協議。巴德爾在聲明中表示,美國和胡塞武裝同意,雙方均不會在紅海和曼德海峽襲擊對方目標(包括美國船只),以確保航行自由和國際商船的暢通。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時宣布,美國將停止轟炸也門胡塞武裝。特朗普表示,胡塞武裝已經告知美國“他們不想再打下去了”。
以色列國防部長伊斯雷爾·卡茨(資料圖)
形勢逼迫美國坐上談判桌。特朗普重返白宮,仍然高舉“美國優先”大旗。在關稅戰和美國戰略收縮的背景下,胡塞武裝持續襲擊紅海商船和美國軍艦,不僅將推高航運成本,加劇通貨膨脹,還迫使美國向中東地區投入更多資源。這些問題是“美國再次偉大”路上的絆腳石。因此,在開啟第二任期后,特朗普曾一度對胡塞武裝采取強硬態度,試圖用武力迫使后者屈服。但事實證明,在非對稱戰爭中,這樣的做法費力不討好。
胡塞武裝目前控制也門約三分之一領土和七八成人口,并占據首都薩那和紅海重要港口城市荷臺達。胡塞武裝控制區還涵蓋也門約三分之二的紅海沿岸,其控制力輻射至在全球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曼德海峽。一名美國官員近日告訴美聯社,美國對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中,彈藥耗資已超7.5億美元。美軍對超過1000個胡塞武裝目標投下逾2000枚炮彈。美軍其他費用還包括航母編隊的耗資。
特朗普政府對這個結果挺滿意。2025年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關鍵年,他急需一些外交成績給自己加分。停火協議讓紅海航道恢復正常,美國企業高興,選民也覺得政府干了點實事。特朗普在白宮還特意開了個記者會,說這是“美國優先”政策的又一次勝利。但美國國內也不是一邊倒的歡呼。一些共和黨鷹派議員覺得,這協議太軟了,沒把胡塞徹底打服。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就公開批評,說:“胡塞沒投降,他們只是換了個戰場接著打以色列,這不是勝利,是妥協。”
“哈里·杜魯門”號航母(資料圖)
《以色列時報》報道稱,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沒有提前通知以色列”其與胡塞武裝達成停止襲擊的協議。該報道援引以色列官員的話說,以色列政府對此措手不及。據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美國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的消息傳出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親信、戰略事務部長德爾默近日對美國進行了訪問,不過以色列官方沒有公開德爾默此訪的消息。
很明顯美國急于脫身,它不會在意以色列。這一屆的美國政府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所謂“美國優先”“美國第一”,所以不會為以色列埋單。當初3月15日,美國對胡塞武裝發動持續性的大規模攻擊,主要的目的也是著眼于和伊朗的核談判,對伊朗施加威懾和壓力。當然美國認為胡塞武裝就是“軟柿子”,然而實際接下來的事情并不是想的那么容易。在持續性的投入和消耗下,美國看不到解決方法,看不到壓制胡塞武裝的任何跡象。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中東在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急于脫身。
特朗普(資料圖)
繼美國近日宣布與也門胡塞武裝停火,以色列與伊朗近日互放狠話。以色列威脅將以對付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方式對付伊朗,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則稱將對以色列開啟“地獄之門”。以色列國防部長伊斯雷爾·卡茨近日在聲明中指認伊朗向胡塞武裝提供資金支持、軍事援助并利用這一組織打擊以色列。他對伊朗領導人喊話稱:“你們將直接承擔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