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來了個5歲小男孩,個頭比同齡人矮半頭,眼下掛著烏青,手里攥著擦鼻涕的紙巾都快揉破了。
孩子媽愁得直嘆氣:"自從去年入秋后鼻炎就沒停過,鈣片維生素沒少補,怎么越養越虛?"
這種"鼻炎反復+體質差"的組合病例見得太多了——手腳冰涼、吃飯挑食、睡覺翻來覆去,說到底都是脾胃受傷惹的禍。
今天,邀請到兒科專家陳治珍,來跟大家講透喂養誤區,學會正確調理方法。
現在很多家長總怕孩子缺營養,早餐蝦仁蒸蛋配奶酪棒,午飯牛排搭配三文魚,下午還要塞根能量棒。
這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吃法,對脾胃弱的孩子就是災難!
中醫講的脾虛濕困型體質,就是吃進去的食物消化不掉,變成黏糊糊的痰濕。
這些濕氣往上竄到鼻子就流鼻涕打噴嚏,堵在喉嚨就咳咳咳不停,積在腸道就拉出黏馬桶的臭便便。
真實門診案例分享
這里分享一個典型案例:
4歲半女寶長期鼻塞張嘴呼吸,家里每天變著花樣做鱈魚粥、乳鴿湯。結果孩子舌苔又白又厚,三天兩頭積食發燒,個子半年沒長。
陳治珍主任讓家長停掉所有補品、營養劑,改用健脾八珍糕調理。
調理兩周后,孩子食欲大增,大便成形,晚上睡覺呼吸聲都輕了。
這個健脾八珍糕其實很簡單,組成包含:炒白術、茯苓、太子參、炒薏米、陳皮、雞內金、山藥、炒麥芽。
白術、茯苓祛濕健脾,太子參溫和補氣,雞內金消食導滯,多藥協同能助幫恢復脾胃運化功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