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問:“我晚上能睡著,但總喜歡睡到一半自己醒過來,醒了之后感覺特別精神,要好久才能重新睡著,這到底需不需要吃安眠藥啊?”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思考,吃藥擔心安眠藥帶來的成癮性和副作用,但是不吃藥,早上起床困難,白天沒精打采,又很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那該怎么辦呢?
其實在中醫看來,半夜容易醒醒其實就是經脈不通暢了。人體有十二經絡,每條經絡都有自己對應的時辰,在不同的時辰醒來,對應的病因和調理方法也不同。
今天,邀請失眠專家徐志堅主任來逐個給大家分析一下,并分別分享一個中成藥來調理,大家可以對癥參考一下。
一、晚上11點~凌晨1點
該時段為子時,氣血流注至膽經,膽經氣血旺盛,同時也是陰氣最盛之時,陰主靜,此時最需要安靜休息。如果總是這個時間段醒來,可能提示膽有問題。
這類朋友一般會出現口苦、嘔吐、厭食、腹脹、善驚易恐、膽怯等情況,這時可以參考使用安神溫膽丸,或者按揉風池穴(后腦勺兩側下方)來調理。
二、凌晨1點~凌晨3點
該時段為丑時,氣血由膽經灌注至肝經,如果肝臟出現問題,比如肝火旺盛、肝陰不足,必然會影響到肝臟的正常排毒和代謝,就可能導致失眠、易醒、多夢等睡眠問題,進而導致半夜醒來。
這類朋友一般會出現臉色青灰暗淡、情緒暴躁、眼睛干澀、手腳發麻、頭暈、耳鳴等情況,這時可以參考使用柴胡舒肝丸,或者按揉太沖穴來調理。
三、凌晨3點~凌晨5點
該時段為寅時,氣血由肝經流注至肺經,是陽氣的開端,人體的氣血開始新一輪分配。如果在這個時間段睡得極其不安穩,總是莫名清醒,遲遲無法進入睡眠的話,多半可以考慮是肺氣不足了。
這類朋友一般出現鼻塞、噴嚏、惡寒、呼吸不暢、咳嗽氣喘等癥狀,這時可以參考使用蘇子降氣丸,或者從云門穴(鎖骨處)、中府穴(云門穴下一寸)拍揉至少商穴(大拇指指甲蓋外側,距指甲角0.1寸處)。
下面結合一則醫案來看看。
楊先生,40歲。患者自訴2個月前出現失眠,總是在半夜兩點左右醒來,醒來后就很難再次入睡,或者勉強入睡后,一直做夢。此外,還伴有情緒低落,多思慮,情緒暴躁、眼睛干澀、耳鳴等癥狀。
刻診:舌邊尖紅,苔薄黃,脈弦細沉。綜合情況辨證為肝郁氣滯導致的失眠,擬柴胡舒肝丸基礎上加減化裁。
開方:柴胡、枳殼、白芍、炙甘草、梔子、陳皮、香附、珍珠母、首烏藤、蓮子、杏仁、雞內金等。
按上方服用7劑后,患者表示睡眠較前有所改善,情緒較前平穩,于是原方基礎上加牡蠣、佛手、丹參,減少炙甘草的用量。
續服14劑后,患者表示睡眠有很大改善,半夜不易醒了,但午后覺苦悶感,易煩躁,口干口苦,胃少許脹,于是在原方基礎上做了簡單的調整,續服10劑后,睡眠質量提高,不適癥狀基本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