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談論中國汽車版圖時,上海、廣東、重慶、山東、江蘇等傳統強省總是最先被提及。國家統計局2025年一季度數據給出了一個顛覆性的答案:
安徽以76.17萬輛的汽車產量登頂全國第一,超越廣東(66.51萬輛)、山東等傳統強省,新能源車產量更是一騎絕塵。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是“安徽造”,奇瑞、蔚來、比亞迪等品牌從這里駛向全球。這個曾被視為“中等生”的省份,究竟如何逆襲成“第一”?#安徽##蔚來#
安徽的崛起始于一場精準的產業“豪賭”。早在2002年,蕪湖引入奇瑞汽車,拉開了本土品牌崛起的序幕;2020年合肥以“百億投資”牽手瀕臨危機的蔚來,成為地方政府“以投帶招”的經典案例。如今,安徽已形成“合肥-蕪湖”雙核驅動的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聚集了奇瑞、比亞迪、蔚來、大眾安徽等7家整車企業,以及2700家覆蓋全產業鏈的零部件供應商。政府的“鏈長制”成為關鍵推手——省長親自掛帥汽車產業鏈,統籌解決土地、資金、人才等難題,僅合肥一地就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超數千億元。
而“一城一王牌”的產業分工更令人驚嘆:安慶的車燈占全國市場份額超15%,亳州的汽車零部件集群年產值破500億,馬鞍山的動力電池材料直供寧德時代,蚌埠的玻璃裝上了全國1/3的新能源車……從毫米波雷達到智能座艙,從電驅系統到充換電設備,安徽本地配套率超90%,一輛新能源車從零件到整車下線最快只需48小時,成本比外省低15%-20%。
如果說產業鏈是骨骼,那么“新能源+全球化”則是安徽汽車橫掃市場的雙翼。在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2024年達137.6萬輛,直逼深圳(144.2萬輛),比亞迪合肥基地單廠年產突破100萬輛;在蕪湖,奇瑞連續22年蟬聯中國乘用車出口冠軍,2024年出口114.5萬輛,海外每3輛中國車就有1輛貼著奇瑞標。大眾安徽首款車型專供歐洲,蔚來換電站開進德國高速,安徽車企更在海外建廠超20座,用混動、換電等技術攻占中東、南美、歐洲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汽車出口額961.4億元!而支撐這一切的,是安徽對新材料的超前布局——池州的鎂基新材料實現車身輕量化,銅陵的銅箔占據動力電池關鍵環節,淮北的陶鋁新材料達到航空航天級標準,全部打破國外壟斷。#產業鏈#
當傳統汽車大省在燃油車紅海中廝殺時,安徽早在新能源萌芽期便押注萬億賽道;當其他省份依賴外來車企時,安徽堅持培育本土品牌沖鋒全球市場;當產業鏈安全成為焦點,安徽已悄然構建從鋰礦開采到電池回收的閉環生態。
想了解更多產業鏈內幕?關注壓鑄老司機,硬核資訊每日送達!
生活賦予我們一個黯淡的起點,不過是希望我們通過不懈奮斗,演繹一場絕處逢生的傳奇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我們盡力確保信息準確,但無法保證完全無誤,請以實際情況為準;
編輯:壓鑄小司機
核對:壓鑄老司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