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10萬元混動SUV 市場是當前競爭最激烈,且是消費最為關注的市場,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吧?
各家大廠都在這個市場布局重兵,而且個個都極為能打,武力值超強。但細細品味,又有個中差別,有人注重的短期銷量和市占率,有人看重的卻是長期終局。
比亞迪全新宋Pro DM-i自2024年9月上市后,首月銷量突破3萬輛,今年宋Pro DM-i的銷量雖然已不如上市之初那樣強勢,但一季度依然累計零售銷量達51,542輛,成為比亞迪王朝系列銷量支柱之一。
吉利星艦7 EM-i自2024年12月6日上市以來, 56天銷量破4萬輛,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達42,286輛,已經無限接近比亞迪宋Pro DM-i的銷量成績。
相比之下,今年2月22日上市的奇瑞風云T8市場表現則稍顯遜色,在這個以銷量論英雄的話語體系,風云T8算不上成功。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是一款還有待被挖掘的金礦,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短期的銷量代表不了真正實力。
麥克斯韋1873年發表電磁理論時,因方程過于抽象且缺乏實驗驗證,生前寂寂無名。直至赫茲1888年證實電磁波存在,其理論才被奉為經典,成為現代通信技術的基礎。偉大往往需時間沉淀。
在10萬級混動SUV市場,比亞迪宋Pro DM-i是“流量天王”,吉利銀河星艦7 EM-i是“價格屠夫”,而奇瑞風云T8則像一位埋頭搞技術的理工男——海外市場銷量常年霸榜,國內卻干不過對手。
為什么奇瑞風云T8的“良心用料”總被國內市場“選擇性失明”呢?
首先我們來看,這三款中國頂級大廠的10萬級混動SUV,到底是否真的名副其實,誰的產品實力更加強悍。
三款混動SUV中,吉利銀河星艦7 EM-i、比亞迪宋Pro DM-i主打的都是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而奇瑞風云T8主打的則是1.5L帶“T”的發動機。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動力比比亞迪宋Pro DM-i更強,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82kW,最大扭矩為136Nm。
而帶“T”的奇瑞風云,發動機最大功率直接飆升到了115kW,最大扭矩為220Nm,比前兩提升了一個檔次。
很多人不以為然,都混動時代了,拼的是電機的能力,并不是發動機的動力。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電機最強也是最經濟的區間,一般都是中低速的時候,但一旦上了高速,電機動力的會呈階梯式下降,而能量損耗也會呈指數級增長。這也導致了純電車型,往往都擅長在城市中通勤,而跑高速則電耗奇高。
混動車型之所以加上了發動機直驅,除了要解決補能和續航焦慮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高速的時候發動機直驅更加經濟省油。可是,動力孱弱的自然吸氣混動車型,在長時間持續中高速的工況下,就極容易出現高速失速的現象。
奇瑞風云T8主打車型,全部搭載奇瑞第五代ACTECO 1.5T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配合無級超級電混DHT變速箱,系統綜合功率達265kW,綜合扭矩530N·m,零百加速進入7秒級,最高車速突破208km/h。
風云T8的1.5T混動專用發動機,采用深度米勒循環、電控高效增壓等技術,熱效率達到了44.5%,即便在饋電的情況下,完全靠發動機直驅也能表現出較強的動力性能,不會出現其他混動車型高速動力不足的問題。
然而,有多少人會認識到奇瑞風云T8的混動性能呢,大多數人只會記住“比亞迪省油,吉利便宜”。
混動SUV除了動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經濟性,那么三款10萬元級別頂級大廠的混動SUV,在續航和能耗方面,孰優孰劣呢?
從三家車企公布的油耗數據來看,三款車型中饋電油耗最低的是銀河星艦7 EM-i,官方油耗最低3.75L/100km(CLTC),而比亞迪宋Pro DM-i 公布的油耗是(NEDC)3.79L/100km,比銀河星艦7 EM-i略高,奇瑞風云T8的饋電油耗最高,達到了5.19L/100km(WLTC)。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三個車型,三家車企分別用了不一樣的標準來公布油耗數據?
懂的人都知道誰在耍雞賊,誰是那個老實的耿直BOY。
NEDC誕生于1980年代的歐洲,測試條件過于理想化, NEDC普遍與真實油耗要低20%~40%,尤其在高速場景下偏差更大;CLTC則是中國標準,基于國內41個城市大數據設計,模擬頻繁啟停的擁堵路況,最高車速114km/h,平均車速28.96km/h,但測試中空調關閉且未考慮低溫影響,CLTC油耗差不多是實際油耗的 85%左右;WLTC最接近真實油耗,覆蓋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四種工況(最高車速131.3km/h),測試時長30分鐘,模擬全球真實路況,考慮空調開啟和車輛負載(如100kg載重)。
總的來看,三個油耗數據標準WLTC最接近真實油耗數據,也是相對油耗最高的一個標準,而只有奇瑞風云T8選擇了WLTC標準。不僅如此,奇瑞這個理工男還反向虛標,風云T8的實測油耗大約在3.2-3.8L/100km,與3.75 L/100km (CLTC)的銀河星艦7 EM-i,和3.79L/100km(NEDC)的比亞迪宋Pro DM-i相差不多。
在續航方面,宋Pro DM-i高配車型純電續航115km,銀河星艦7 EM-i高配車型純電續航120km,不多不少,比宋Pro DM-i正好多了5km。而風云T8的純電續航為130km,是三個車型中最高的。在實測中,風云T8滿油滿電情況下,續航直接達到了2078km。
也就是說,風云T8在三款混動SUV中,不僅吃得少,而且更有勁,跑得也更遠。可見奇瑞風云T8真的是被理工男的實在給埋沒了。這種“傻實在”真的好嗎,有多少會在乎你這個實在「技術老干部」的八塊腹肌呢?
“傻實在”往往是心中有標準,有底線,不愿輕易突破自己的底線。曾國藩提出“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看似笨拙的堅持實則是穿透表象的智慧。
在卷到褲衩子的價格戰壓力下,很多車企都已經改變自己的初衷和原則,看得見的地方冰箱彩電大沙發,看不見的地方能省則省。然而,奇瑞曾在多個場合說過,要在看得見的地方用心做,看不見的地方用良心做。這句話有多少吹牛的成分呢?
風云T8采用了磐石車身結構全球五星安全標準設計,整車高強度鋼占比達 80%,熱成型鋼占比20.6%。為了體現風云T8的車身剛性,奇瑞還搞事情,做了一次 7車疊羅漢測試,最底部車輛需承受超過10噸的壓力(相當于近4頭非洲象重量),并持續72小時后,車身無明顯結構性變形,車門正常開啟。風云T8順利通過了 靜態壓力+時間耐久雙重驗證。
另外,“傻實在”的奇瑞還總喜歡在新車發布會上,把新車的拆解件放出來對外展示,以便讓大家看清楚什么叫,“看得見的地方用心做,看不見的地方用良心做”。
比如在風云T8的上市發布會上,我們看到風云T8的前防撞梁為全鋁合金材質,吸能效果更佳,成本更高。車寬覆蓋率達到了84%,防撞梁的材質厚度達到2.8mm,品字形的吸能盒寬度為170mm。相比之下,兩款競品的前防撞梁無論是在材質上,還是在工藝復雜程度上,都要差很多。更過分的是,其中一款車的還用了單層鋼板的簡單結構來做防撞梁,安全性大打折扣。
此外,風云T8還配備 9安全氣囊系統,包括同級罕見的貫穿式側氣簾(長度1605mm×寬度505mm)、二排側氣囊和主駕駛膝部氣囊,還擁有碰撞后6秒保壓功能,充分降低二次傷害的風險。而其他兩個競品都為6氣囊,其中星艦7 EM-i標配了側氣簾。
奇瑞的"技術理想主義"就像在菜市場背誦《理想國》,明明手握全球五星安全架構和鋁合金防撞梁,在國內市場卻要面對消費者靈魂拷問:你有比亞迪宋Pro DM-i銷量高嗎?你有吉利銀河星艦7 EM-i便宜嗎?
但歷史總在輪回中見證覺醒,當消費者發現某些"網紅爆款"的防撞梁薄如蟬翼,當某些節能省油的競品在高速上上演失速,市場終會重新校準價值天平。真正的"性價比"是歷經7車疊羅漢驗證的安全冗余,是敢把零部件拆解得支離破碎的透明底氣。
好車或許會被暫時遮蔽,但不會永遠被辜負。當消費者完成從"價格敏感"到"價值覺醒"的認知中躍遷,那些堅持原則的"良心肉",終將等到屬于他們的春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