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立夏,百度就被架到了輿論的“火爐”上。
近日,有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稱,自己使用百度地圖時,導航界面的車道上竟然出現“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幾個大字,甚至還有虛擬廣告牌的圖像。
▲圖源:網絡
該條發文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在互聯網上炸開鍋。有人驚呼:“原來廣告竟然可以這樣打?”有人戲謔:“他們給的實在是太多了嗎?”亦有專家指出,此類廣告或違反《廣告法》中“不妨礙公共秩序”條款。
更多人則批評,百度將用戶安全置于商業利益之后。
對百度來說,這樣的“口誅筆伐”,可能已司空見慣。畢竟,“挨罵”,早就成為百度這些年的常態。
01百度如何煉就“壞口碑”?
梳理百度的“翻車史”,堪稱跌宕起伏、連綿不絕,其節奏之密、頻次之高,一度讓人感覺比其AI大模型的迭代速度還要刺激、緊張。
今年3月,#百度副總裁謝廣軍道歉# 登上熱搜榜第一位。
多位網友爆料稱,微博用戶@你的眼眸是世界上最小的湖泊,自2024年以來,數次在飯圈“開盒掛人”,并參與了對受害者的網暴。
所謂“開盒掛人”,即在網絡上惡意公開他人真實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手機號等隱私。
而@你的眼眸是世界上最小的湖泊 被證實,正是百度副總裁謝廣軍的女兒。
雖然事后老父親在微信朋友圈親自道歉,百度官方也在后續下場回應,但廣大網友似乎并不買賬。
▲圖源:網絡
去年5月,時任百度公關副總裁的璩靜發布的抖音內容更是掀起驚濤駭浪。
“為什么要考慮員工的家庭,我又不是他的婆婆”
“我主要需要考慮的是他能不能在他的崗位及時的給我交付結果”
“我們的關系就是雇傭關系”
“讓誹謗者在行業里找不到工作”
高高在上的態度配上一連串“霸總式”的輸出,璩靜的言論瞬間讓打工人“破防”,紛紛指責其冷血,缺乏人情味、極度功利。
隨著事態的發酵,由表及里,公眾開始質疑百度的價值觀和管理方式,導致其品牌形象嚴重蒙塵。
更早前的魏則西事件,深夜推廣賭博網站的行為,高考志愿填報風波……接二連三地遭遇負面沖擊,逐漸讓外界累積了對其“壞口碑”認知。
此次百度將廣告直接嵌入導航路面的難看“吃相”,又一次將這家老牌大廠推至風口浪尖,也折射出內在流量變現的壓力。
許多網友詫異于賽博預言的成真,認為這與科幻劇《黑鏡》中描繪的、因廣告過度侵入而引發悲劇的情節不謀而合,形成了一種既荒誕又真實的現實映射。
截至發稿,百度尚未就此事做出回應。
02負重前行的“老大哥”
就本文開頭所述被熱議的現象,既暴露出百度廣告投放與用戶權益之間的平衡難題,也反映出曾經BAT“老大哥”愈發沉重的身軀和步伐。
客觀地講,百度近幾年的業績確實難言樂觀,外界也常以掉隊、落伍、搖擺、保守等詞冠之。
2024年,百度實現總營收1331億元,同比微降1%;實現歸母凈利潤238億元,同比增長17%。
具體到第四季度,營收為341億元,同比減少2%;歸母凈利潤為52億元,同比猛增100%。
高盛之前預測,第四季度百度營收可能只有300億出頭,股吧里的投資者一度以為會“更慘一些”。沒想到,成績超出了預期。
但遺憾的是,資本市場對百度的這份“答卷”很不滿意。
財報(2月18日)發布前一日,百度港股報收89.85港元/股,下跌6.94%,而后又于正式年報揭曉后的第二和第三個交易日,繼續下挫2.05%、3.23%。
美股更不留情面,于財報當日下跌7.51%,隔天接著一頓“胖揍”,合計跌超10%。
事實上,無論是港股,還是美股,百度的股價均已跌破凈資產。以港股為例,截至5月9日收盤,百度的市凈率在0.84左右,意味著股價僅為凈資產價值的八四折,總市值1882億港元。
對比同業,老對手騰訊和阿里在港股的市凈率分別為4.34、2.15,總市值分別為4.545萬億港元、2.359萬億港元。
資本市場為什么不看好百度?
從數據來看,2024年百度的“壓艙石”——在線營銷收入,連續三個季度滑坡,分別為Q2同比下降2%,Q3同比下降4%,到了Q4,降幅擴大到7%,全年萎縮3%至730億元。
▲數據來源:百度財報
作為集團的砥柱中流,廣告營銷業務遭遇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后浪”的分流,已行進在“下坡路”上,也導致百度的基本面負重承壓。
拉長時間軸,百度的營收在2018年突破千億大關后,便流露出“滯漲”跡象:2022年跌0.7%、2023年漲8.8%、2024年跌1.1%。
本期為數不多的亮點大概就是百度智能云。2024年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26%,拉動該板塊全年營收達到218.60億元,較2023年攀升17%。
其中,AI相關收入在2024年大增近3倍,成為驅動業務上行的關鍵力量。
不過,百度智能云營收占比不大,且與早先50%以上的高增速相比,現在已出現明顯降速。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開年,DeepSeek驚艷世界的表現,讓百度智能云以文心一言、千帆大模型平臺等為主的AI實力相形見絀,并影響資本市場對其持續性成長力的判斷。
03等待一張AI“船票”?
今年初,因為DeepSeek,百度和字節高管罕見隔空“扯頭花”。
據媒體報道,2月12日,百度智能云(ACG)事業群總裁沈抖在百度云全員會上提到:國內去年“惡意”的價格戰,導致行業整體的創收相較國外差了多個數量級。
次日,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總裁譚待在朋友圈回應:模型價格降低是依靠技術創新,大家應該像DeepSeek 一樣聚焦基本功,少無端猜測,歸因外部。
▲圖源:網絡
這場爭論背后,是百度承繼過往,又在AI領域復現"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尷尬處境,以及用戶體驗不佳,被豆包、Kimi、deepseek等新銳勢力以及老對手通義千問、元寶等擠壓的重重焦慮。
不得不說,從O2O、團購、外賣、視頻、社交、電商、造車、自動駕駛到如今的大模型,百度仿佛陷入了經營的魔咒:總是能精準踩中時代的風口,并以高舉高打的姿態率先沖入賽道,卻又總是無法擺脫“中途失意”的命運劇本,也不斷消解著資本市場對其轉型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原本與蘋果在iPhone 16的AI合作中占據先發優勢,卻沒成料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阿里,搶了iOS系統AI大模型的深度集成機會。
盡管有熟知內情的人士透露,蘋果將采取百度+阿里的雙伙伴并行策略,但局勢的變化已然表明,百度在AI領域的領先性已被削弱。
更有甚者,DeepSeek橫空出世,還顯露出百度AI戰略的反復,亦或者說是失誤。
自2023年初ChatGPT問世以來,百度一直以國內百模大戰第一人的站位,高調發表與大模型相關的犀利觀點。
去年4月,李彥宏稱,“開源模型會越來越落后”;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李彥宏更是直接“開炮”:開源模型是智商稅。
然而,在DeepSeek火爆全球后,李彥宏隨即改變了看法,文心一言也由閉源轉向開源、免費。
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上,李彥宏表示,“從DeepSeek的成功中,我們認識到,將最為優秀的模型開源,能夠極大地促進應用。” “無論模型開源還是閉源,只有當基礎模型能夠大規模有效解決實際問題時,才真正具有價值”。
問題是,當更聰明、更好用的大模型競品上市后,必然成為眾人的心之所向,事實也是如此。被寄予厚望,卻已走入狹路的百度AI,如何大規模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并體現真正價值?又如何為百度爭取到一張通向未來的“船票”?
最新的消息是,4月25日,在Create2025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宣布發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深度思考模型X1 Turbo,同時還發布高說服力數字人、通用超級智能體心響APP、內容操作系統滄舟OS等多款AI應用,覆蓋AI數字人、代碼智能體、多智能體協作等熱門賽道。但會掀起多大水花,仍有待觀察。
總之,百度當下的情況是,主業不振,新業難撐,外加聲譽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損,李彥宏面臨的挑戰史無前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