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屬而言,日常飲食本應是一件平常事,然而,許多患者卻在吃飯、喝水時頻繁遭遇嗆咳困擾。別小看這一次次的嗆咳,它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深入了解嗆咳背后的原因,掌握科學應對方法,是每一位帕金森患者及其家屬的 “必修課”。
帕金森病:震顫背后的吞咽危機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這一病理改變不僅引發了患者肢體震顫、肌肉僵硬、運動遲緩等典型癥狀,還會悄悄 “攻擊” 人體的吞咽功能。
正常的吞咽過程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高度復雜且精密協調的生理活動,涉及口腔、咽喉、食管等多個部位的肌肉協同運作。當食物進入口腔后,舌頭將食物攪拌形成食團,隨后食團被推送至咽部,觸發吞咽反射,咽喉部肌肉迅速收縮,封閉氣道,同時食管上括約肌松弛,食團順利進入食管,最終到達胃部。
而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腦內病變,控制吞咽動作的神經信號傳遞出現異常,支配吞咽肌肉的神經功能受損。多巴胺分泌不足,使得吞咽相關的肌肉無法正常收縮和舒張,變得僵硬、不協調。這種不協調就像樂隊失去了指揮,原本流暢的吞咽 “樂章” 變得混亂無序。患者在吞咽時,咽部肌肉不能及時封閉氣道,食管括約肌也無法適時打開,食物或液體就容易誤入氣道,從而引發嗆咳。
此外,帕金森病還可能導致患者唾液分泌異常。部分患者唾液分泌過多,又因吞咽功能障礙無法及時吞咽,口腔內積聚的大量唾液也增加了嗆咳的風險;而另一些患者則因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出現口干癥狀,口腔潤滑度下降,食物難以順利形成食團并吞咽,同樣容易引發嗆咳。
嗆咳背后的 “致命威脅”
一次嗆咳看似只是短暫的不適,但對于帕金森患者來說,反復嗆咳可能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當食物或液體誤入氣道,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引發吸入性肺炎。進入氣道的異物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引發炎癥反應,細菌也可能趁機滋生繁殖,導致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不僅會讓患者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呼吸衰竭、敗血癥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
長期頻繁嗆咳還會讓患者對進食產生恐懼心理,進而導致進食量減少,營養攝入不足,出現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等問題。而營養不良又會進一步削弱患者的身體抵抗力,形成惡性循環,加重病情,增加其他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更為嚴重的是,若大量食物或液體突然堵塞氣道,還可能引發窒息,在短時間內危及患者生命。
科學應對嗆咳,守護 “舌尖上的安全”
面對嗆咳風險,帕金森患者和家屬并非束手無策。通過科學的護理和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嗆咳發生的頻率和危害。
在飲食調整方面,食物的性狀至關重要。應避免食用過于干燥、堅硬、光滑的食物,如堅果、湯圓等。將食物加工成糊狀或軟食,既能減少吞咽難度,又能降低嗆咳風險。對于喝水困難的患者,可將普通飲用水改為增稠液體,如加入適量增稠劑制成的黏稠飲品,減緩液體流速,便于吞咽。同時,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每次進食量不宜過多,細嚼慢咽,給吞咽肌肉足夠的反應時間。
在進食姿勢上,保持正確的體位能顯著降低嗆咳幾率。患者進食時應盡量坐直,身體前傾約 30 度,這樣的姿勢有助于食物借助重力順利進入食管。臥床患者可將床頭抬高至少 60 度,嚴禁平躺進食。進食過程中,頭部可微微前傾,下巴內收,這種姿勢能使氣道變窄,增加氣道保護,減少食物誤入氣道的可能性。
此外,康復訓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吞咽功能。患者可在專業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吞咽功能訓練,如口唇運動訓練(抿嘴、鼓腮、伸舌等)、舌肌運動訓練、咽喉部肌肉按摩等,增強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一些呼吸訓練和咳嗽訓練也有助于患者在嗆咳發生時,更好地清除氣道異物,降低窒息風險。
對于嗆咳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借助鼻飼或胃造瘺等方式補充營養。鼻飼是通過鼻腔插入胃管,將營養物質直接輸送至胃部;胃造瘺則是在腹部做小切口,將胃管直接置入胃內。這些方法雖然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和生活影響,但能確保營養供給,避免嗆咳引發的嚴重并發癥。
帕金森患者吃飯喝水容易嗆咳,根源在于疾病對吞咽功能的損害,而嗆咳背后隱藏著不容忽視的健康風險。作為患者家屬,要密切關注患者的飲食情況,及時發現嗆咳問題并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患者自身也應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保持樂觀心態。通過醫患共同努力,掌握這些 “救命知識”,就能最大程度降低嗆咳風險,讓帕金森患者在飲食中重拾安全感,享受更有質量的生活。
中藥調理:中西合璧的智慧
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中藥調理,為緩解帕金森患者的癥狀表現開辟了新的途徑。王世龍中醫師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懈探索與臨床實踐,精心研制出了以純中草藥為主的特色治療方法 ——“五龍震顫湯劑”。中醫認為,帕金森病的發病與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痰瘀阻絡等因素密切相關。
“五龍震顫湯劑”正是基于此理論,通過精準配伍多種中草藥,達到滋補肝腎、益氣養血、化痰通絡的功效。它能夠從整體上調節患者的身體機能,改善內環境,與西藥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西藥在迅速控制癥狀方面效果顯著,而中藥則側重于從根本上調理身體,減輕西藥的副作用,增強患者的體質和免疫力。例如,一些患者在服用西藥的同時配合 “五龍震顫湯劑”,不僅震顫等癥狀得到了更有效的控制,而且睡眠質量改善、精神狀態更佳,西藥帶來的諸如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也有所減輕。這種中西合璧的治療模式,為帕金森病患者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療前景。
王世龍中醫師說:“如果想采用中醫治療帕金森疾病,進行辨證分型很重要,因為治療都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一人一方的針對性調理治療,具體還是需要醫生給予相應的診察,設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可以選擇的就診方式分為,來北京面診和互聯網遠程視頻看診兩種”。
王世龍大夫北京出診時間:每周二,周四,周六(每個月會去深圳,廣州坐診)
咨詢電話:15712958063
微信:bjzyt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