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征程上的溫暖守護
白衣戰士,救死扶傷,守護官兵健康,為部隊戰斗力服務。無論是日常護理、急診搶救,還是重大演訓任務一線,處處活躍著軍隊護理工作者的身影。他們牢記“姓軍為兵、姓軍為戰”的宗旨,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白衣戰士的使命和擔當,他們是當之無愧的“白衣天使”。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護士節主題是“關愛護士隊伍,守護人民健康”。本期“視點”,讓我們一同走近4位軍隊護理工作者,感受他們悉心維護官兵健康的故事,以此向廣大奮戰在衛勤保障一線的軍隊護理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節日問候。
——編 者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護士長萬昌麗——
戰地救護有絕技
■劉 健 中國國防報記者 孫興維
前不久,剛剛執行完海外衛勤保障任務的萬昌麗,回到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與她一同執行任務的某部下士李俊專程為萬昌麗送來錦旗。李俊說,自己順利完成任務,離不開萬護士長的精心治療。
海外執行任務期間,李俊不慎摔傷,致右端腓骨遠端骨折。了解情況后,萬昌麗立即采用閉合復位術為他開展治療,并且每2小時就檢查一次腳踝血液運行情況。到了深夜,她還打著手電筒觀察記錄患者的體溫、皮膚色澤、腫脹程度。為幫助李俊盡快康復,萬昌麗還為他量身打造一套訓練計劃,從冰敷到臥床功能訓練,再到下床行走。一段時間后,李俊的傷情逐漸好轉。
看著戰友狀態一天天變好,萬昌麗感到無比欣慰:“為官兵健康護航,自己付出再多辛苦都是值得的?!?/p>
萬昌麗幫助患者開展康復訓練。張辛夷 攝
入伍多年,從普通護士成長為護士長,萬昌麗忘不了一次次背起行囊就出發的經歷。
2022年,在執行“和諧使命-2022”任務期間,萬昌麗被任命為和平方舟醫院船ICU病房護士長。在航渡途中,她組織護理人員開展海上綜合救護演練,按照實戰想定與手術預案,對預先了解傷情、后送安置等多個環節進行規范。同時,她還組織開展護理人員盲扎、顛簸下穿刺等技術擂臺賽,提升護理人員應急處置能力。
抗震救災、援外醫療……急難險重任務中,每每出現萬昌麗的身影,多年的實戰救護經驗,讓她摸索出不少管用、實用的辦法。
“瞳孔不等大,鼻腔出血!”去年,在一場跨晝夜實戰化演練中,海軍某部一名戰士不慎摔落受傷。萬昌麗帶領戰地救護小組沖進訓練場時,傷員已經意識模糊,呼吸不暢,血氧飽和度驟降。
檢查完基本情況后,萬昌麗立即托起傷員下頜開放氣道,隨后左手嫻熟地將傷員頭部扶正,右手持喉鏡精準挑起會厭。隨著氣囊鼻咽管順利置入,監護儀上的血氧數值開始回升——整個過程用時1分40秒。這是萬昌麗自己總結的“三步盲插法”,曾在多個緊急救護任務中挽救患者生命。
在隨后不到6分鐘時間里,萬昌麗帶領戰地救護小組完成了后續護理工作。3天后,從體系醫院傳來消息:因現場處置及時,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發生繼發性腦損傷。
多年來,萬昌麗每年為基層部隊開展授課10余次,結合自己的戰場救護經驗,精心制作訓練傷防治課件和演示視頻。她參與編撰《訓練傷運動康復實操課程》《踝關節運動康復訓練手冊》《膝關節運動康復訓練手冊》等多份教材,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2024年,萬昌麗榮獲上海市護理工作者最高榮譽“左英護理獎”。
聯勤保障部隊第910醫院護士辛帥——
巧手治療訓練傷
■巴 濤 劉慧茹 中國國防報記者 孫興維
雖是1.85米的山東小伙子,聯勤保障部隊第910醫院護士辛帥有一雙靈巧的雙手。多年來,他以精細入微的護理操作和獨創的傷口修復法,被眾多患者親切地稱為“生命修復師”。
辛帥在為手部受傷的患者進行傷口護理。傅鑫達 攝
談及這個稱呼的來歷,辛帥回憶起一次為患者護理時的經歷。那位患者因外傷導致大面積傷口潰爛,四處求醫、反復換藥后,潰爛部位仍未見好轉,劇烈的疼痛讓他撕心裂肺。看著患者無助的樣子,辛帥心里不是滋味,決定潛心鉆研傷口修復技術。
自那以后,辛帥一有時間就練習操作技能。他先用顯微鑷夾小米、芝麻等進行練習,直到能夠在火龍果里準確挑出黑籽又不傷到果肉。隨后,辛帥發現豬肉的頸部紋理較為精細,他就專門買來豬頸肉,用顏色筆標出“腐爛肌膚”和“健康肌膚”,反復練習實操技能。經過一段時間練習,他能夠準確挑出腐肉,還總結出“一穩二準三快”的清除腐肉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進修深造,辛帥取得了國際造口治療師、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國際傷口治療師等多項專業資格證書。近年來,他自主研究的“階梯式離心修復傷口法”成為又一絕活,該技術以“零排異、愈合快”的核心優勢,將傳統治療周期縮短50%以上,每年治愈軍地患者超百例。
去年8月,一名退伍老兵找到辛帥。該患者手術后傷口周圍形成深達5厘米的竇道,每天都會滲出膿液,經過多次外科清創手術都沒有得到改善。長此以往,患者身上異味較重,不愿出門,長期臥床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身體虛弱,加大了愈合難度。
聽說辛帥修復傷口的絕活,老兵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他。見到患者后,辛帥二話不說,當即俯下身仔細檢查傷口,細微的動作,讓老兵瞬間安下心來。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治療,老兵的傷口完全愈合。出院那天,得知自己終于不用帶滲液墊出門,年近花甲的老兵,向辛帥敬了一個莊重的軍禮。
“護士是與患者接觸最密切、最直接的醫務工作者?!毙翈浾J為,護理工作關系病人的安危,更需要練就扎實的基本功,不斷創新護理技術。
一次,某部一名戰士在訓練時不慎摔傷,導致右大腿挫傷伴深層組織壞死感染。面對創面受傷的復雜情況,辛帥與醫生一起論證,在清創治療中,采用“洋蔥式清創法”,由淺及深清除失活組織與壞死脂肪。經過幾周的治療,那名戰士的創面完全愈合,愉快地回到訓練場。
追求無止境,服務無止境。辛帥常說:“為官兵減少一分病痛,就是為戰斗力增加一分力量。”
新疆軍區總醫院中西醫結合科護士長李曉煒——
擅用特長解兵憂
■李 依 中國國防報記者 李偉欣
“護士長,耳穴壓豆太神了!近段時間,大家的睡眠狀況改善了不少!”近日,新疆軍區總醫院中西醫結合科護士長李曉煒收到這條來自喀喇昆侖山的短信,心里頓時泛起一股暖流。手機屏幕上簡短的一句話,承載著她對高原戰士們深深的牽掛。
李曉煒與患者親切交談。李依 攝
李曉煒與高原結緣,還要追溯到1999年。那時的她剛工作不久,便主動申請隨隊上高原參加衛勤保障。她忘不了在高原的日日夜夜:接送患者、留置觀察、哨卡巡診……李曉煒深入風雪撲面的哨卡,聽著夜巡戰士的咳嗽聲。她深知,對在“生命禁區”中堅守的戰士而言,健康是最大的底氣。
在新疆從事護理工作近30年,李曉煒扎根臨床,將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護理實踐深度融合,潛心研究適用于高原環境的護理方法。
高原寒冷,李曉煒就學習溫陽散寒的督灸;戰士訓練強度大,她便開始研究緩解疼痛的全息刮痧;面對高原戰士們普遍的困擾——失眠,她重點鉆研耳穴壓豆。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李曉煒成長為一名中醫護理適宜技術的行家里手。
一次高原巡診,李曉煒得知一名戰士失眠嚴重,靠吃安眠藥才能入睡,于是向其傳授耳穴壓豆技術,使這名戰士的睡眠質量明顯改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官兵找她求助,“護士長,聽說耳朵上貼個小豆子就能治病,我們都等著您呢!”
在李曉煒看來,高原巡診,不只是一次次貼豆和按揉,更是一場場信任的建立、一次次將心比心的交流?!霸诟咴瓏篮c缺氧的邊防線上,我有責任用專業的護理技術呵護官兵健康?!崩顣詿樥f。
一次巡診臨近尾聲,李曉煒注意到一位年輕的戰士徘徊在診室門口,卻遲遲沒有走進。她主動上前詢問,戰士這才低聲說,自己排便困難,聽說耳穴壓豆對這個也有幫助,但不好意思當眾開口。
聽到這話,李曉煒將這名戰士帶到診室,一邊為他開展診療,一邊耐心地叮囑高原上的飲食和生活細節。診療結束,她親切地對這名戰士說道:“以后有問題,隨時來找我?!?/p>
這些年,李曉煒帶領科室護士們開展“傳幫帶”活動。她白天忙著診療,晚上加班備課,為基層衛生員們講理論,做示范,并將自己的課件、視頻、診療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
近段時間,李曉煒正在外地學習,心里卻時刻惦記著高原上的戰士們。白天,她利用課余時間和老師交流高原官兵的常見病、多發病等,一起探討護理方法。到了晚上,李曉煒依然在翻閱資料,她說:“想多學點,把更多好方法帶回去幫助大家。”
遼寧省軍區沈陽第六離職干部休養所主管護師于琨——
一片丹心護桑榆
■徐藝洋 中國國防報記者 榮俊運
“于護士,我爸明天到了換尿管的時間,又得麻煩您跑一趟醫院了。”一天傍晚,收到老干部女兒孟戈的微信后,遼寧省軍區沈陽第六離職干部休養所主管護師于琨,有條不紊地著手準備起來。
“孟爺爺最近住院了,我換管他心里踏實?!庇阽贿呎砥鞑?,一邊解答記者的疑惑。多年來,憑借自創的“三輕三暖”換管秘訣,即使住進醫院,老干部們也時常要求“請于護士來換管”。對于來自老干部們的“專屬信任”,于琨既覺得榮幸,也深感責任在肩。
留置尿管更換看似容易,更換過程中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每次換管20多分鐘,于琨常常汗流浹背。但看著老干部在換管過程中沒有感到不適,于琨總是覺得很有成就。5年來,于琨為老干部更換尿管200余次,交上了一份“零感染、零損傷”的答卷。
于琨為老干部遺孀進行血糖檢測。張一鳴 攝
談及贏得老干部們“專屬信任”的秘訣,于琨坦言,并不是只有專業素質過硬那么簡單,還要具備能真心為老、真情助老的愛心和熱心。
“孟爺爺的降壓藥在床頭柜第一個抽屜”“趙奶奶換季時容易腰痛”“李爺爺最近有些失眠”……在于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里,記者看到她為每名老干部制作的“專屬私人小提示”,從飲食習慣到生活方式,從日常用藥到既往病史,都詳細記錄在冊。
“哪怕是服務一個人,暖了一顆心,我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如此有意義?!庇阽f。
在干休所里,一些老干部常年飽受風濕困擾,每逢天氣變化時腰腿就會疼痛難忍,無法自主行走。一次偶然機會,于琨了解到中醫治療風濕病的理念,為了幫助老干部們緩解病痛,她開始自學中醫。
此后幾年,她先后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學》《針灸大成》等5部中醫類專業書籍,書柜里擺滿了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根據老干部的身體實際,于琨在人體模型上標注出專屬穴位。為了能更準確掌握艾灸時的火候,她就用自己的手臂試驗溫度,前期由于經驗不足,常常被燙得青一塊紫一塊。
“小于護士的艾灸真管用,比靈丹妙藥都好使!”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按摩,一些老干部的腰腿痛明顯緩解,他們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表揚于琨一番。
“他們用忠誠和熱血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傾心為他們服務,是我莫大的榮耀?!泵鎸碜岳细刹總兊慕豢诜Q贊,于琨時常這樣勉勵自己。望著辦公室里“柔肩擔重任,丹心護桑榆”的錦旗,于琨說,只要老干部老阿姨有需要,我會一直守護在他們身邊。
版式設計:扈 碩
版面編輯 / 于心月
來源: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