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平老師(左)正在接受本刊記者訪問
葉志平老師,四川綿陽市安縣桑棗鎮中學校長,四川省優秀校長,2008年感動中國候選人物。他長期對師生進行防災教育和安全疏導訓練,多年來他不斷加強教學樓的加固。在汶川大地震中,桑棗中學師生因為平時訓練有序,及時、安全地采取了逃生措施,震后無一人傷亡,葉校長以此奇跡被網絡盛譽為“史上最牛校長”,其所在的學校也被授予首批“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稱號。
“1分36秒,是他57年人生最絢爛的時刻?!?/p>
“葉校長什么都防到了,就是沒有防到自己的身體?!?/strong>
2011年6月27日,因腦溢血在四川成都辭世,享年57歲。
我們在此懷念葉老師,更要強烈的建議:建議各級教育部門,在各級學校,包括大、中、小學,開設一門“應對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必修課,從小學到大學,系統地培養一個人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能力,(包括應對地震、火災、水災、大規模傳染病,以及車禍等)。小學、中學的教育,突出強調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教育;大學中的課程應突出培養學生的救助能力。爭取讓在國民教育體系中成長的每一位公民,都具有防災和救災的能力。我們認為這種課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其意義遠遠大于學京劇和練形體之類的美育課。葉老師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值得在更廣泛和深入的范圍內推廣。
葉志平:沒有經歷過地震的人想不到地震有多厲害,我以前也是這樣。大型的自然災害是不可抗拒的,其造成的結果也是十分慘烈的。比如說這次的北川縣城,你們可以看到那里有一塊面積很大的山體滑坡,那里現在有一堵地震祭奠墻。為什么要在那里祭奠?當時,那兒是縣城的一個丁字路口,屬于繁華地段,在正對路口的位置,是北川黨政機關,中小學校等建筑一字排開,緊靠在它們后面的就是大山。地震開始時,人們都跑出樓,涌到這個看似開闊的丁字路口上,這時,山體突然發生大面積滑坡,山下的政府機關學校建筑瞬間全部被山石埋沒,而在丁字路口的人們也沒有來得及躲閃,大概有三、四千人就遇難于此。溫總理就是在這里敬獻了一個花圈。所以,我們要對自然災害對我們人類的威脅有足夠的認識,雖然不像電影《2012》里那么恐怖,但至少有那么一段情景也比較像,當時的人們就看到大地像波浪一般抖動。我們學校里的一個老師地震時正在菜地澆水,地震把他震倒在地,站不起來,趴在地上,只看見地下的水嘩嘩地向上冒。以此可見當時的威力有多大。
所以,我們必須對自然災害有足夠的重視,雖然我們暫時無法預料它的發生,但是我們平時要注意防范,比如說我們把我們的建筑修牢固一點,特別是學校,能不能留幾分鐘時間讓學生們逃生?我們能不能通過訓練讓我們的學生逃生時能夠快一點?在我們受到大自然災害的侵襲時,我們能不能在事前培訓我們學生一些包扎傷口、人工呼吸等基本的救護常識?我們可不可以最大程度地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保護自己?
90年代,曾有人提出了一種理念,叫“災備”,即對未來將要發生的災害,要有所準備,在沒有經歷過大自然災害前,我們要想到這事。我們這些人啊,也是前年大地震才想到地震威力是如此之大!記者還問我,大地震到來時,你想過學生沒有,我說,我腦袋一片空白,就好像世界末日到了一樣,那時候你本能地想不了別的事情,自己都保護不了還想別人,那不可能,那一會兒過后,我馬上反應過來:哎呀,完了,學??隙▔牧?!
我們學校進行防災演練的起因很簡單,我最早并沒有想到地震,我在5·12之前也沒有遇到過大的地震,我考慮起因是我們學校一棟女生宿舍樓,那個樓修好之后,我才發現那棟樓逃生的出口太小,只有兩米多,所以,我當時就搞了個消防演習,怕萬一發生了火災,我們那些小孩子從那么小的門口逃不出來。再者呢,我們這個地方經常停電,我們怕學生停電時,學生容易出現嬉戲起哄而造成踩踏事故等傷害,于是我們從這個方面考慮做些相應工作,組織我們的同學和老師進行演習,組織比較簡單,最困難的事情是你怎么長期堅持下來的問題。很多很不起眼的小事情,只要我們把它堅持下去,做到底做到極致,那就會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我們為什么在這次地震起到了作用呢,就是我們平時堅持的結果。逃生是平時面對災害時必不可少的手段,洪水要逃,山崩要逃,火災要逃,都得依靠逃生手段。我們在起初演習的時候,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但是我們不斷地改進方法并將演習持續堅持了下來,這樣在5·12那天才發揮了效果,你想要是平時沒有訓練,肯定要出現傷亡。
記者:我們也注意到,您這的樓道內都有分隔線,并用箭頭指示著不同的行進方向,這是建樓時的原有設計,還是您的考慮?
葉志平:這是我們自己搞的,花了好幾萬,原來那個教學樓里就有,我們用油漆畫的,效果不太好,用不了多長時間,就磨掉了。現在的是我們用公路標識的技術做的。
我們學校里專門備有一輛汽車,停在特定的地方,插著車鑰匙,隨時準備應對學生出現緊急情況用車使用。過去沒有車,我們都要租輛車放到那里供學校使用。
這次地震,我們發現建筑物倒塌是地震造成傷亡最主要原因,其次,在我們這種山區地形里,就是山體滑坡,比如北川在地震中死亡的人沒有那么多,主要就是在山體滑坡時造成的傷亡。
對學生進行安全防災教育,他們會把這些知識傳播給他們的朋友、家人,這樣就會體現出學校教育的輻射作用,如果一屆一屆地堅持下去,一批一批的學生走出去,這樣就會產生多大的社會效應。即使這種技能一生都可能用不上,這也是現代人才必備的一種基本技能,即憂患意識。
對學生,我們提倡“珍愛生命,健康第一”,一些家長老是很在乎學生的成績,我就認為,你應該多多關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結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啊,上網啊,抽煙啊,這些要比成績更重要。還有你的孩子健不健康啊,心理健康狀況如何?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對學生進行的安全教育不要把它落實在安全知識的教育上,安全教育要實踐,要更多地掌握逃生技能。我這里的孩子都會用滅火器,我拿真正的現貨教會他們,每個班發一兩個。下課時,學生們都要把椅子歸位,這些課桌間就會留出許多通道,現在這點已經成為學生的習慣了。
目前,我覺得一種風氣不好,就是學校建筑的奢華趨向?;敲村X去修那些建筑是沒有必要的。我認為,學校建筑最主要的是,中小學的面積要修夠,因為小孩子天性愛打鬧玩耍,現在學校面積太狹小,這都是重大的安全隱患。另外還有就是現在的學校將地面貼上瓷磚什么的,搞大的玻璃墻啊,我們這些都是要求不用的。我們以前使用過防盜門,結果地震時有老師在屋子里,情急下防盜門打不開了,最后翻窗戶出來的。于是,這次之后,我們就將所有能換的門都換成木門。學校不能修成密封結構,搞得不看提示牌都跑不出去。學校就要求安全可靠,簡潔實用。學校規模太大,很容易迷失方向,一時半會找不到出口。教學樓的樓梯間要修得寬大,最好修得通透,一眼看得到頭,看得清楚、分明。
李尋、楚喬合著的“白酒三部曲”——《酒的中國地理》《中國白酒通解》《中國白酒配餐學》已經全部出齊,可登錄“李尋的酒吧”公眾號商城選擇購買(,或者掃下面李尋老師助理朱劍、童康育的二維碼聯系進行購買,三本合一同時購買有優惠!
點擊進入李尋的酒吧商城購買
圖書簡介
《中國白酒配餐學》圍繞“中國白酒配餐基本原理”“為酒選菜”“為菜選酒”三大主題的四十二個知識點,同步于國際餐酒搭配理論,以先進的食品科學為基礎,通俗生動地講解全國23個菜系餐酒搭配的實用案例;填補了中國白酒與美食搭配領域研究的空白,可作為廣大白酒營銷人員、餐廳主理人員拓展業務范圍、提高業務水平的“教科書”,以及廣大白酒與美食愛好者提升生活品質的餐飲美學讀物。
《酒的中國地理——尋訪佳釀生成的時空奧秘》于2019年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深受廣大讀者及白酒愛好者的關注,至今已重印四次。全書以文化地理為引導,一方面,沿大運河和諸多古道做空間分布的大線索梳理;另一方面,從文化認知的角度切入解讀,全面探尋酒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與歷史文化。全書內容豐富,具趣味性、知識性,又不乏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受。
《中國白酒通解》對中國白酒進行了系統、全面、專業、細致的解讀,涵蓋了以下七個方面的內容:中國白酒是什么;中國傳統白酒工藝詳解;簡說酒精;新技術、新工藝、新型白酒;中國白酒的香型——自然地理條件、工藝、風味、品鑒;白酒市場解剖;李尋白酒品評法——供選酒師和消費者使用的白酒品評法。作者親自走訪了數百個白酒廠,通過艱辛的田野調查獲得了第一手資料。全書資料豐富,見解獨特,思想深刻,總結性和開創性兼具。同時,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適合各領域人士閱讀,尤其是白酒釀造、經銷、收藏品鑒人士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掃描李尋老師助理二維碼
加入李尋品酒學院酒友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