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員能力提升培訓活動在深圳市成功舉辦,活動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來自全省21個地級市的160余名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員及骨干教師參與,圍繞“大觀念引領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變革”這一核心主題展開深度研討與實踐觀摩,共同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前沿理念與創新路徑。
大觀念引領:開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變革新征程
此次活動開幕式在深圳市福田區福強小學舉辦。活動現場,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院長林君芬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市福田區作為2025年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實驗區、首批廣東省中小學科學教育示范區、廣東省中小學智慧教育應用示范區,正以“廣結善緣、廣種福田”的理念推動教研轉型,致力于從完整育人的大觀念出發,立足學生終身發展,打破學科界限,構建面向未來的教育生態。
廣東省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胡軍茍指出,本次培訓聚焦基于核心素養和大觀念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變革,大觀念教學是破解課程碎片化的金鑰匙,要以真實問題為導向,構建跨學科實踐新范式。通過專家點評形成閉環,以提升實操能力。
大觀念賦能:構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大視野
林君芬圍繞課程綜合化的背景、跨學科學習、綜合化課程、校外實踐等內容展開分享。她表示,跨學科學習要通過整合學科邏輯、生命邏輯和生活邏輯,構建項目庫;綜合化課程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創新課程開發與落地方式;校外實踐要以生活和世界為教材,構建五彩課程圖譜,推動AI應用,引進科學家資源。同時,教研員應具備專業領導力、服務公信力和領域影響力。
深圳市福田區紅嶺實驗小學校長臧秀霞深入探討了學校在大觀念引領下,如何將國家課程進行綜合化實踐,讓知識真正融入學生的生活。學校主要通過考察探究、創意物化、職業體驗、社會服務這四種學習方式,構建起跨學科主題實踐框架,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還提升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深圳市福田區福強小學校長柯堅林也分享了學校在大觀念引領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經驗。福強小學的《樂木課程》以“技術與生活的聯結”為大觀念,將傳統木工教學升級為“智能+木工”的跨學科實踐,有效整合了零散知識,構建了“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體系”。學校通過“雙師協同”模式,打破學科壁壘,采用“學科教師+技術導師”的組合,以素養為導向,推動教學創新。在評價轉型方面,引入UBD(理解為先)模式,將評價前置為課程設計的起點,確保課程與學生素養發展目標高度一致。
大觀念教研:展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大格局
活動中,深圳市的市區教研員、校領導和一線教師代表向全省教研員和參訓教師分享了他們在大觀念引領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展示,呈現了深圳市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方面的理論研究與積極探索,贏得了與會教師對特區教育實踐成效的高度認可。
福田區分享了智能基建、教師轉型以及資源共享、通過AI技術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具體措施;光明區分享了大概念引導下的跨學科教學的方法,并探討了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傳統勞動課程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及其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培養的意義;羅湖區講述了學校基于南藥文化開展的一系列特色綜合實踐活動;寶安區分享了家校社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新思路;龍崗區倡導運用批判性思維深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南山區深入分析了跨學科教學的設計原則與執行策略,提供了實用的操作指南;福強小學副校長許志鋼分享了學校在STEM教育框架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成功案例。
大觀念教學:驅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度轉型
活動期間,深圳市多所學校展示前沿課例。
教育部樂高基地核心教師、福強小學教師金源以“福妞強仔游樂園歷險記”為情境,巧妙融合生命科學與機械工程。課堂上,學生化身小小工程師,通過距離傳感器采集身高數據、編程控制電機運轉,完整經歷“發現問題-設計算法-驗證優化”的探究過程。課程不僅滲透傳感器原理與機械傳動知識,更以“生長變化”為主題,引導學生對生命科學展開深度思考,實現科技理性與人文情懷的完美交融;在青年教師陳思敏帶來四年級STEM課《迷你快遞驛站》上,學生運用木工技藝搭建驛站主體,集成DeepSeek智能體、二維碼識別和語音交互模塊,攻克“掃碼取件效率”“人機交互精準度”等實際難題。
在初中課例分享中,龍崗區龍城高級中學(教育集團)寶龍外國語學校教師吳黛以詩歌創作為媒介,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感悟情感—創作表達—反思成長”的路徑,創繪童詩邀請函,將文學素養與生命教育深度融合;深圳市福田區第二實驗學校(北校區)教師麻燕青在科學與藝術融合的實踐探究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在驅動性任務下,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并演奏了校園自制樂器,生動詮釋了實踐育人的理念。
大觀念驅動: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邁向新高度
胡軍茍總結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教研員作為課程改革關鍵力量,肩負推動課程實施與質量提升的重任。
他還表達了對全省教研員的五點期望:理解大觀念引領作用并貫穿課程全程;深化跨學科融合,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結合地方實際開發特色課程;關注學生差異,激發自主探究熱情;提升專業素養,為教師提供專業指導。他表示,相信在全體教研員的共同努力下,該課程將為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采寫:南都記者 周正陽 通訊員 俞雪榮 符玉珩 許志鋼 麻燕青 韋國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