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期,臺灣地區政治風波不斷,一系列圍繞集會、司法調查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政治對立與紛爭的態勢愈發凸顯。
4月17日,臺北地檢署約談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4人,此舉引發藍營強烈不滿。當晚,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號召黨公職人員前往北檢外抗議司法不公。然而,由于此次集會未依“集會游行法”申請,北市警察局三次舉牌命令解散,但朱立倫仍持續集會,涉嫌違反“集會游行法”。國民黨民代謝龍介還拉倒警方架設的柵欄,涉嫌妨害公務。臺內務部門負責人劉世芳表示,此案已報請北檢指揮偵辦,將傳喚首謀者朱立倫、謝龍介及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到案。這一事件迅速發酵,成為藍綠陣營對抗的焦點之一 。
中國臺灣(資料圖)
4月26日,藍白陣營在凱道舉辦抗議活動。活動中,朱立倫直言“等等會去自首”。活動結束后,朱立倫、謝龍介、楊智伃按照承諾步入中正一警分局,約90分鐘后完成筆錄走出警分局。據了解,三人都聘請了律師,偵查隊同時對其進行筆錄。三人雖未否認現身北檢外的行為,但強調法律保障人民集會自由,堅稱自己沒有做錯、并非犯罪。最終,朱立倫、楊智伃被依違反“集會游行法”函送法辦,而謝龍介除違反“集會游行法”外,還因涉嫌號召群眾推倒鐵馬護欄,多了妨害公務罪被函送法辦。在這一過程中,臺立法機構黨團總召傅崐萁和民代許宇甄、凌濤等人從凱道跟隨至中正一警分局,因警方僅允許朱立倫等三人進入,傅崐萁不滿,在警分局外發表談話,不僅質疑警方行為,還拋出將在立法機構對賴清德正式提罷免案。隨后,上百名民眾包圍中正一警分局,高喊“賴清德下臺”,直至朱立倫等三人做完筆錄才散去。
對于朱立倫提出的罷免賴清德的主張,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于4月27日在臺灣宜蘭參加全民問政宣講活動時予以回應。黃國昌嚴厲批評賴清德上任近一年來,執政成果“慘淡無光”,指責賴當局施政不力,在島內不斷制造對立與紛爭。他強調,賴清德執政未及一年便陷入窘境,絕大多數臺灣民眾都期望其能夠清醒反思,但從賴清德的公開言論來看,其未能理解民眾意圖。黃國昌同時指出,要求賴清德下臺、啟動罷免程序,確實是當前許多臺灣人的共同心聲,但推動罷免工作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中國臺灣(資料圖)
此外,臺當局檢調追查不實罷免連署案也引發諸多爭議。臺中地檢署于2日一早展開行動,搜查國民黨臺中市黨部、大雅區黨部、清水區黨部等8處場所,對罷藍、罷綠雙方共傳訊約談19人,并將其中12人列被告。罷綠部分,國民黨臺中市黨部書記長陳劍鋒等9人被列被告,另有4人為證人,其中陳劍鋒等2人在漏夜偵訊后,今凌晨依偽造文書等罪嫌被當庭逮捕并聲押禁見。罷藍部分,罷免顏寬恒、廖偉翔及黃健豪相關涉案人員共6人,其中罷免顏寬恒的1名領銜人被列證人,其余3人因涉及使用死亡親人名義連署被列被告。盡管臺中檢方宣稱對罷藍、罷綠一起偵辦,但并未搜查民進黨基層黨部,這一做法引發外界質疑,普遍認為民進黨當局此舉只是為了平息“辦藍不辦綠”的指控,不過是裝模作樣。
針對國民黨多地黨部被搜查的情況,民眾黨智庫研究員馮國豪在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發表看法。他認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當天赴警局投案動作不夠,也沒有營造悲壯氣氛,建議朱立倫做好坐牢準備,前往各地舉辦惜別會,營造同仇敵愾的氛圍。馮國豪還以1984年“蓬萊島案”中陳水扁的做法為例,指出陳水扁當時通過在各地開惜別說明會,訴說被執政者壓迫,成功營造出悲壯氛圍并持續很長時間。
中國臺灣(資料圖)
這些事件背后,折射出臺灣島內藍綠陣營尖銳的對立矛盾,以及民進黨當局利用司法等手段打壓在野黨的政治操弄。政治紛爭不斷,嚴重影響臺灣地區的社會穩定與發展,也讓臺灣民眾對未來充滿擔憂。 島內政治生態持續惡化,而這種亂象何時能夠得到改善,仍充滿未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