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扎緊健康證辦理的 “籬笆” 迫在眉睫。
▲一些醫療機構在健康證辦理中的操作令人震驚。圖/央視視頻截圖
文 | 和生
54分鐘內速發證件,指尖采血代替靜脈采血,取消內科及胸透……近日,央視曝光了健康證辦理過程中的亂象,引發輿論關注。
從報道看,一些醫院、體檢中心等機構在健康證辦理中的違規操作,可謂觸目驚心。例如,記者在天津仁泰體檢中心互換身份替檢,全程無人核對信息,且取消內科體征檢查,三天速發證件。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華晨醫院更是略過核驗身份環節,體檢表無照片、信息手寫、漏洞百出。
更有甚者,有醫院用理療推銷代替內科檢查,加入推銷群后,肝炎、痢疾、傷寒、肺結核、皮膚病等病癥體檢在只抽了一管血的情況下就順利通過。此外,還有一些勞務中介為餐飲從業者提供“代檢”服務,形成了完整的造假產業鏈。這些亂象嚴重損害了健康證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健康證的作用不容小覷,其是保障公眾健康安全、防止傳染病傳播而設立的重要門檻,尤其對食品、餐飲、醫療等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健康證更是其能否上崗的重要前置條件。
然而,本應嚴謹規范的健康證辦理流程,如今在一些地方卻漏洞百出,尤其是一些醫院、體檢中心等機構,本應是健康證辦理的把關者,卻淪為亂象的制造者、造假的參與者,讓人震驚。
亂象背后,是已經形成的健康證造假發證利益鏈作祟,而部分民營醫院、體檢中心等機構則是這條利益鏈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健康證辦理市場需求大,部分機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主動降低體檢標準,減少檢查項目,簡化檢查流程,甚至與勞務中介相互勾結,形成了一條完整的 “造假產業鏈”。
勞務中介招攬需要辦理健康證的人員,醫療機構則“配合”進行虛假體檢,快速發放健康證,從中牟利。這種行為不僅嚴重擾亂了健康證辦理的正常秩序,更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從源頭扎緊健康證辦理的 “籬笆” 迫在眉睫。相關部門對此亂象,必須重拳出擊,及時整治。一方面,要對曝光的醫院、體檢中心等開展專項檢查與整治行動,聚焦問題疑點逐一核查;另一方面,對于查實參與造假的機構,應依法吊銷其相關資質,同時依法依規對涉事人員進行嚴肅問責,形成強有力震懾。
在此基礎上,可以此為契機開展更大范圍專項檢查,加強對民營醫院、體檢中心等機構的監管力度,深入排查風險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還應積極探索健康證辦理流程的信息化,建立統一的區域性健康證辦理平臺,實現體檢信息的實時錄入、更新與共享,利用技術手段讓健康證辦理在陽光下進行。
目前,鑒于制售虛假健康證已經形成完整的 “產業鏈”,還要開展全鏈條的清查、整治。對于勞務中介等參與健康證造假的其他主體,也應嚴厲打擊,切斷造假、售假產業鏈。同時,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宣傳教育,提高相關行業對健康證重要性的認識,嚴把健康證審核查驗關。
健康證不容造假。只有從源頭上杜絕健康證辦理亂象,才能切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公共衛生安全扎牢籬笆。
撰稿 / 和生(職員)
編輯 / 柯銳
校對 / 趙琳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