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2日訊(記者 盧阿峰)今日,一場牽動全球醫藥產業鏈的“藥價風暴”即將登陸——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簽署行政令,以“最惠國”政策強制錨定全球最低藥價,誓言將美國處方藥價格砍30%-80%。
這是繼2020年“國際藥價指數”政策被法院叫停后,特朗普向制藥巨頭發起的第二輪沖擊,劍指美國長期的高藥價“孤島”困境。然而政策背后暗流洶涌,美國最大制藥行業協會預警十年或損失萬億美元收入。
國內多家在美有營收的上市藥企告訴財聯社記者,正密切關注該行政命令于晚間的簽署,再視情況具體評估影響。
再次向藥價“揮刀”的嘗試
美國時間5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宣布計劃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旨在降低美國的處方藥價格。該政策預計能使藥價下降30%至80%,并使美國藥品價格與全球最低價國家相同。
特朗普表示,美國將采用“最惠國”政策,即以全球最低價格國家的藥價水平購買藥品,例如參考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定價。特朗普強調,這一政策將節省美國數萬億美元醫療開支,并大幅減輕民眾負擔。
據悉,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針對藥價“開刀”,特朗普在2020年推出“最惠國”(MFN)政策,試圖讓Medicare(聯邦醫保)支付的藥價不高于其他發達國家的最低價,預計每年使制藥行業減收超100億美元。
但制藥公司通過漲價和游說進行抵制,藥企以“規則制定程序不當”為由提起訴訟,該政策最終被聯邦法院叫停。
這一任期,特朗普意外延續了拜登的《通脹削減法案》(IRA)部分條款,允許Medicare直接與藥企談判藥價。2024年,首批10種高價藥談判價格公布,平均降幅63%。但IRA的談判尚未覆蓋醫生辦公室用藥,而行業分析認為,特朗普的新MFN政策可能填補這一空白。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告訴財聯社記者,上述即將公布的行政令雖然看上去影響很大,但美國法律禁止政府和藥企直接談判,只有通脹削減法案(IRA)開了一個口子,但每年規定談判的藥品數量,今年只有15個。IRA還規定藥價漲幅超過通脹的部分,藥企必須將超出部分作為罰款繳納給政府。
“目前來看,沒有其他政策工具可以實施降價的舉措,因為美國藥價談判都是由PBM(藥品福利管理公司)來進行的,而不是政府,“政府干預藥價的能力只能依靠IRA,因此政策工具的缺乏對其政策實施會有影響。”趙衡對財聯社記者判斷道。
特朗普聲稱,行政命令計劃于5月12日21點(北京時間,對應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點)簽署,而且藥價下降效果將“幾乎立即生效”。特朗普此前在社交媒體上預告稱,這是其任內“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政策之一。
據制藥行業最大的貿易協會美國藥品研究和制造商協會(PhRMA)估計,特朗普總統上周提出的新藥品定價提案,可能會在十年內使制藥公司損失高達1萬億美元。
對國內企業影響幾何?
或受美國即將頒布藥品降價行政命令的影響,今日創新藥相關上市公司一片低迷。截至收盤,百濟神州-U(688235.SH)跌超9%,澤璟制藥-U(688266.SH)、百利天恒(688506.SH)、益方生物-U(688382.SH)、恒瑞醫藥(600276.SH)、科倫藥業(002422.SZ)等跟跌,創新藥ETF滬港深(159622.SZ)、恒生醫藥ETF(159892.SZ)等也大跌。
美國藥品若是真的降價,對于國內醫藥企業影響幾何?
據美國IQVIA統計,華海藥業(600521.SH)在美國市場銷售的被納入統計的63個產品中,有38個產品的市場份額占有率位居前三,其中18個產品市場份額占有率位居第一。據財報,華海藥業2024年美國制劑業務實現銷售收入約12.79億元。財聯社記者計算,美國制劑業務占據華海藥業總營收約為13%。
財聯社記者今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華海藥業詢問相關影響,其回應稱,“我們美國分公司會對相關行政命令進行評估具體影響有多大,而且現在行政命令也沒有出臺,需要等到晚上9點,現在暫時無法回復,我們會持續關注。”
復星醫藥(600196.SH)證券部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公司的海外收入占總營收超過20%,大概是一百多個億,美國市場的貢獻是大頭。公司也注意到了這一突發情況,需要時間對其進行研判。這一行政命令要晚間才會正式簽署,公司會對其保持高度關注。
君實生物-U(688180.SH)的特瑞普利單抗已經在美上市銷售,今日其證券部告訴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目前公司的特瑞普利單抗是FDA批準的唯一鼻咽癌治療藥物,對于美國的鼻咽癌患者而言,沒有其他的選擇。”
“公司的特瑞普利單抗在美國相比較同類價格是低于20%-30%的,而且美國市場的營收在總營收占比并不高,目前來看不會有巨大的沖擊,最后還是要看這個行政命令的具體情況。”君實生物證券部告訴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
財聯社記者今日也致電了百濟神州,但截至發稿未獲得接通。
趙衡告訴財聯社記者,若是美國藥品降價真的落地,我國醫藥行業出海企業估值都可能出現變化。
但也有某頭部生物醫藥企業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美國依舊是全球醫藥的最主要市場,依舊是全球創新藥的高地,相關行政命令等不會改變這個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