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當寒門學子還在為高考拼得頭破血流時,一群“黃皮膚黑眼睛”的“非洲留學生”早已通過“鈔能力”躺進清北復交——他們的秘密,是一本15萬就能買到的非洲護照。
你敢信嗎?北京某中學國際部的高三畢業生名單里,“幾內亞比紹”“巴拿馬”國籍的學生扎堆出現,名字卻是清一色的“張偉”“李娜”。
他們不用高考,只需通過漢語小學水平的HSK4級考試,就能免試入讀北大法學院、協和醫學院。
更魔幻的是,這些“非洲華僑”的錄取院校名單堪稱名校天花板:清華、上交大、北航……專業全是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熱門領域。
而他們的真實身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娃,只不過父母花15萬買了非洲小國護照,搖身一變成了“國際生”。
這條“教育快車道”早已形成產業鏈。幾內亞比紹護照辦理僅需3天,無需居住、無語言要求,全家還能保留中國國籍。
拿到護照的孩子不僅能參加難度驟降80%的華僑生聯考,更可憑借“國際生”身份直通985——清華甚至免筆試,只要高中成績單+漢語小學畢業水平測試。
對比之下,河南考生進清北要全省前50名,而這些“假洋人”只需190分就能躺贏。網友痛心疾首:“寒窗十年不如爹媽砸錢換本非洲戶口!”
更諷刺的是,這些項目本意是幫助非洲落后國家培養醫學人才,沒想到卻成了某些學渣進入中國頂尖學府當醫學生的“捷徑”!
而真正寒門出身的醫學生,要經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還得8年苦讀+3年規培+3年專培。這怎么能叫教育公平?患者又怎么敢把自己的身體健康交給這群走“捷徑”的學渣?
教育部門不是沒有辯解。有專家稱“留學生促進國際交流”,可現實是,這些“非洲華僑”既不會說土著語言,也沒在非洲生活過一天。
他們擠占的是本土考生的名額,享受的是單人公寓、萬元獎學金,畢業后更憑借“海歸”光環搶占三甲醫院編制。
而真正的非洲留學生呢?2023年北大醫學部錄取名單顯示,臨床醫學專業充斥著韓國、美國籍學生,幾內亞比紹反而成了中國娃的“馬甲”。
這背后的利益鏈細思極恐。從15萬辦證的移民中介,到開設“國際部”的超級中學,再到降低門檻的頂尖高校,所有人都在悶聲發財。
而寒門學子拼盡全家之力,可能還比不過鄰居家花半個月工資買的非洲護照。難怪網友自嘲:“原來考不上清北不是我不努力,是爹媽不夠努力!”
教育公平是社會的最后底線。當“知識改變命運”變成“鈔票決定命運”,當手術刀握在“速成醫生”手中,我們還能相信什么?
別讓教育淪為權貴的游戲,更別讓寒門的希望,埋葬在這條“非洲快車道”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