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鋪、早點店、菜市場、超市、便利店、餐館、夜市攤位……在金山衛鎮龍皓路與學府路交叉路口的綠地東尚小商圈,各類沿街商鋪應有盡有,從早到晚忙碌異常。雖然往來車輛川流不息、人員密集,但前來購物、消費的居民們都默契地將車輛有序地停放在劃線區域。
說起最近這里的變化,附近一家餐館的店主華林感受很深,“我在這里已經很多年,從最開始的早餐店干到現在。以前這片區域亂停車、停車難,刮蹭等事故經常發生,嚴重影響我們沿街店鋪的經營。停在店門口的僵尸車,有的一放就是一個月,人也找不到。現在停車環境好了,客流量大了,不只是方便了我們來買東西、逛街的人心情也好。”
據了解,這些變化得益于新鎮街區的商圈共贏委員會,正是在商圈共贏委員會和金山衛鎮“多格合一”協同力量的參與下,才讓這一問題得到化解。
過去一段時間,綠地東尚小商圈無序停車問題讓居民們頭疼不已,機動車擠壓電瓶車停放空間、電瓶車扎堆亂停放等問題,一度成為困擾商圈的“老大難”。“買個菜找不到停車位”“車輛亂開不安全”“刮蹭事故多”“影響店鋪經營”成為普遍感受。
面對這一難題,金山衛鎮第二綜合網格工作站召開專項會議,借助新鎮街區商圈共贏委員會平臺,召集居民區、商圈負責人、物業、派出所、城管執法隊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題協調會,對群眾訴求進行了“頭腦風暴”,共商破解之策。既要滿足停車需求,又要確保停車有序,還要賦予停車智慧。最終,一個停車場改造方案應運而生,僅用了一個月,就讓綠地東尚小商圈實現了大變樣。
“現在劃定了約60個停車位,也設立了電瓶車停放區域。從4月份正式上線運營到現在,平均每天機動車進出入約400輛次,沒有堵過車,大家感受都很好。”綠地東尚小商圈東尚生活館負責人蔡輝表示。
讓占地“僵尸車”流動起來,讓無序停放變成有序的行動自覺。這些變化都是金山衛鎮整合黨建、城運、綜治、警務等網格資源,通過“多格合一”打破條塊壁壘,構建“全域融合、多元共治”治理新格局的生動實踐。
據悉,金山衛鎮通過商圈共贏委員會實行“大小事”分類議事機制。對于街區商圈內訴求協商解決的問題,通過商鋪代表、街長及物業開展議事會討論和決策。對于需要聯合相關部門共同推進的難題,提交綜合網格工作站,召集商圈共贏委員會、物業、相關部門負責人等面對面協商,實現訴求解決效率的最大化。
目前,在金山衛鎮第二綜合網格的推動下,除了停車場改造,街區風貌提升、社區環境治理等各類實事項目也都有了著落。僅新鎮街區通過商圈共贏委員會提交綜合網格解決的問題訴求就有10件。在社區的圍墻之外,街區治理也變得高效而溫暖。
“我們還將借鑒綠地東尚小商圈停車場改造方案,推動古城新苑等小區門口沿街商鋪的停車場改造,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大便利。”金山衛鎮新鎮街區負責人凌琳說。
(來源:i金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