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劉銀平
編輯 |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重慶銀行(601963.SH)高管團隊再迎重要變動,副行長張培宗的任職資格于5月6日獲監管核準,高管“一正六副”架構形成。
近兩年,重慶銀行董監高“大換血”,尤其是副行長一職變動尤為頻繁,2023年以來6位副行長相繼離職,現任6位副行長的任職資格均為半年內獲批。
和重慶農商行(601077.SH)比較,兩家均為“A+H”股上市銀行,但重慶銀行在資產規模、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等方面都要弱一些。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4年重慶銀行營收、凈利潤雙增長,整體業績向好。不過利息凈收入連續三年下降,存款規模占負債比例偏低、高成本的個人定期存款規模快速增長是主要原因。2024年凈息差為1.35%,同比下降0.17個百分點,在42家A股上市銀行中位列倒數第4名。資產質量穩中向好、貸款整體不良率持續下降的同時,零售貸款不良率卻創歷史新高。
1
半年內6位副行長上任,
“一正六副”架構形成
張培宗副行長的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而1月18日,重慶銀行已披露將聘任張培宗為副行長。
公開資料顯示,張培宗1974年9月出生,重慶師范大學文學學士學位,重慶大學工程碩士學位,1998年7月便加入重慶農商行前身——重慶市農村信用社,此后在重慶農商行系統任職26年多。
2016年9月至2025年1月,張培宗歷任重慶農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執行董事、董事會秘書,擔任副行長一職6年,此次入職重慶銀行為平行調入。此外,張培宗還曾兼任渝農商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重慶銀行副行長一職經歷“大換血”,當前6名副行長的任職資格均為近半年內獲批。其中,張松、李聰、顏小川、王偉列為重慶銀行內部升遷,侯曦蒙、張培宗為外聘,侯曦蒙此前任西南證券副總裁。6人均為“70后”。
圖源:罐頭圖庫
張松自2023年11月便被聘任為副行長,但一年后任職資格才獲批,其他5位副行長的監管審批時間則在2-6個月之間。
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一年半內6名原副行長隋軍、黃寧、周國華、彭彥曦、楊世銀、劉建華相繼離職,前兩人離職原因為“工作變動”,后四人離職原因為“工作調動”。
兩年內副行長人選全部換人,經歷12名人員變動,這在銀行業算是非常少見了。
來源:重慶銀行2024年年報
除了副行長之外,重慶銀行的將帥任職時間也不長。
2024年1月,原董事長林軍到齡退休,2024年3月,原農行老將、農行重慶分行副行長楊秀明接任了重慶銀行董事長一職,目前任職時間1年2個月。
2023年8月,原行長冉海陵到齡退休,同時,重慶銀行公布了聘任高嵩為行長的信息,2023年9月其任職資格獲批,在重慶銀行目前高管團隊中已經是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高嵩此前曾在交行、重慶農商行任職多年,還曾掛職國務院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副局長,加入重慶銀行之前任重慶農商行副行長。
加上剛入職的張培宗,當前重慶銀行高管中有2名為原重慶農商行副行長。
近一年,重慶銀行的董事會、監事會還有多名成員調整,光是2025年以來便有5名董事資格獲批。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一般來講,內部戰略改變,人才梯隊建設以及需要面對業績壓力時都會對董監高進行更換。此外,監管機構對銀行的公司治理、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銀行為了滿足監管標準,也可能會對高管團隊進行調整。兩年內高管團隊成員全部換新,在銀行業并非沒有先例,除了股權重大變革、破產重整等情況外,還有一種可能是銀行進行了全面的戰略轉型和深化改革,需要全新的管理團隊來推動和落實。
近兩年重慶銀行股權方面并未有重大調整,目前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截至2025年2月末,A股、H股普通股股東總數4.12萬戶。持股5%以上的股東有7家,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關聯公司共持有A股、H股5.38億股,占總股份的15.49%,為其第一大股東。
王蓬博認為,銀行高管團隊深度調整,積極影響是,可能會帶來不同的管理理念、戰略規劃和業務創新思路,有助于打破傳統思維定式,推動銀行進行改革和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消極影響則是,頻繁的高層變動可能導致銀行的戰略規劃缺乏連貫性和穩定性,在高管變更期間,銀行的業務決策和經營管理工作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干擾,出現業務波動。
2
重慶銀行VS重慶農商行,
距離萬億規模還有多遠?
說到重慶銀行,難免要跟同城“兄弟”重慶農商行做一番對比,兩家銀行總部均坐落于重慶市江北區,是重慶市規模最大的兩家銀行,均為“A+H”股上市銀行,均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均為重慶渝富控股集團。
但重慶銀行的發展步伐明顯慢于重慶農商行。
在上市時間方面,重慶農商行港股、A股上市時間分別為2010年12月、2019年10月;重慶銀行港股、A股上市時間分別為2013年11月、2021年2月,均晚于重慶農商行。
截至2025年5月12日,重慶農商行A股、H股總市值分別為808.62億元、707.54億港元;重慶銀行A股、H股總市值分別為386.03億元、265.81億港元,不及重慶農商行一半。
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4年末,重慶農商行總資產1.51萬億元,于2019年年中就突破了萬億元大關,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農商行;而重慶銀行總資產8566.42億元,同比增長12.73%,還在向萬億目標沖刺。
此外,重慶農商行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存款總額都是重慶銀行的2倍有余,貸款總額則是重慶銀行的1.63倍。
圖源:罐頭圖庫
重慶農商行深耕縣域經濟,覆蓋重慶全部區縣1400多個網點,在零售業務、涉農業務方面有天然優勢,2024年末存款占負債比例為68.19%,而儲蓄存款是最經濟的負債方式,整體負債成本率偏低。
依托農信社基礎,下沉程度遠超重慶銀行,憑借著網點及人員優勢,重慶農商行的零售存款規模占比達到85.84%。涉農貸款比例超30%,服務鄉村振興。
重慶銀行聚焦城市金融,主要服務重慶主城區及成渝雙城經濟圈,通過異地分行拓展西部市場,網點數量接近200個。對公業務依賴程度較高,零售存款、零售貸款規模占比分別為54.14%、22.27%。由于存款規模占負債比例不高,為58.14%,且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占比偏低,導致負債成本偏高,凈息差不及重慶農商行。
在資產質量方面,重慶銀行2024年不良率為1.25%,撥備覆蓋率245.08%,也不及重慶農商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長期位于同行前列,零售貸款不良率有所抬頭。
不過近年來重慶銀行也在努力追趕,資產規模增速要高于重慶農商行,連續6年增幅保持在10%以上,2025年擴張步伐加快,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總資產達到9316.99億元,相較2024年末增長8.76%,同比增長19.33%,躋身“萬億俱樂部”或指日可待。
3
一年賺了51億,
零售貸款不良率創新高
2024年重慶銀行營業收入136.79億元,止步兩連跌,歸母凈利潤51.17億元,同比增長3.8%,增速較上一年上升2.53個百分點,業績整體好轉。
從各項業務來看,非利息凈收入35.03億元,同比增長26.72%,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收益均大幅增長。不過收入占比最高的利息凈收入101.76億元,同比下降2.59%,連續三年下降。
利息凈收入下降,和利息支出大幅增長關系較大,存款、同業負債、債券的利息支出增幅均在3%以上,其中同業負債利息支出增幅達到5.76%,但利息收入增幅卻只有1.43%。負債來源對融入資金的依賴度較高,負債結構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儲蓄存款的總體成本偏低,但是重慶銀行的儲蓄存款占負債比例較低,且其中成本偏高的個人定期存款規模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在20%以上,導致其成本壓力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重慶銀行凈息差連續4年下降,2024年為1.35%,同比下降0.17個百分點,在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排在倒數第4位。
從資產質量來看,重慶銀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信貸資產質量穩中向好,2024年不良貸款率為1.25%,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下降。
其中,規模占比較高的公司貸款不良率由1.33%下降至0.9%。2024年重慶銀行房地產行業不良率為5.63%,在所有行業的不良率中維持在較高水平,但由于房地產貸款規模占比連續多年下降,對整體資產質量的影響在減弱。
不過,零售貸款不良率連年增長,2024年為2.71%,同比增長0.73個百分點,這也是其2013年披露該數據以來的最高值,三年前還在1%以下。
其中,個人按揭貸款不良率由0.77%升至1.49%,個人經營性貸款不良率由4.42%升至5.7%,信用卡透支不良率由1.99%升至3.04%,不良率上升幅度均比較大,且均創新高。
來源:重慶銀行2024年年報
近兩年重慶銀行在零售業務轉型方面較為積極,通過戰略聚焦、產品創新和渠道優化推動零售板塊增長,但整體規模和市場競爭力仍與頭部城商行存在差距。零售客戶基礎薄弱、存貸比例保持在較低水平、貸款不良率抬升,都是重慶銀行未來面臨的挑戰。
高管團隊“換血”之后,重慶銀行何時能突破萬億規模大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