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資料來源:《“布衣元首”林森逝世前后》——世紀雜志
1943年5月12日上午,重慶國民政府大樓要舉行一場重要的外事活動,一早政府各辦事人員與儀仗隊就做好了準備。
眾人在門外列隊完畢,就等著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到來,等著等著,一些人開始感覺有些奇怪。已經很長時間了,林森的車遲遲沒有出現。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林森的車終于出現了。
當時車子在門口停下,眾人急忙上去給林森開門,可打開門之后,在場的人們都愣在了原地,因為大家突然發現林森已經意識模糊,身上受了很重的傷。
林森受傷的消息迅速引起了轟動,蔣介石很快得知了此事,考慮到事關重大,他沒有讓人發布真實報道,只是對外宣稱林森身體不適需要靜養。
另一方面,國民政府迅速組織專家救治,林森的傷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擔憂。
英美等國的元首紛紛來電詢問情況,各國大使也前去探望林森;中共方面也一直關注著林森的病情,毛主席一面表示了慰問,一面派周恩來等人作為代表前去探病。
在眾多探病人士中,蔣介石無疑是最關心此事的人之一,自打林森受傷后,他本人多次前往林森那里探病。
此時的蔣介石,他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少人懷疑這件事就是蔣介石派人干的,國民政府還專門調查過林森出事的事情,可最終的結果都表明這似乎就是一次意外車禍。
案發當日,林森準備去政府大樓主持外事活動,他的座駕是一輛黑色的別克轎車,這輛車還是羅斯福總統送給他的。
考慮到該車的用處,車子整體經過改造,車身與玻璃都經過強化。為林森開車的司機,跟了他很多年,駕駛技術相當不錯。那么這種情況下,林森為何會遇到車禍呢?
原來當時林森出發的時間稍稍晚了一點,考慮到林森要趕時間,司機開車就開得快了點。沒想到,車子行駛到一個三岔路口處,準備轉彎的時候,突然一輛大卡車跑了過來。
司機見狀急忙打方向盤避讓,幸虧他反應及時,車子只是與卡車輕微碰撞。可拐彎的慣性,卻導致車身向另一側撞了過去,正好撞到了一棵樹上,巨大的震動將車子又給彈了回來。
這一番碰撞,前排的衛士急忙查看林森的情況,只見林森坐在那里,告訴衛士自己沒事,眾人就沒把此事放在心上,繼續趕路。
實際上,碰撞的時候林森被震了下來,不幸撞到了頭部,他當時感覺自己情況還好,也沒太重視這個事情。可很快,他的身體就出現了異樣。
等到周圍人發現這個情況的時候,已經是一段時間之后了。蔣介石對搶救林森的事情十分上心,因為他也急于證明自己的清白。
其實在這個節骨眼上,很多人猜測就是蔣介石派人干的,但他恐怕還真不敢在此時對林森動手。林森早在甲午戰爭時期就參加了愛國運動,后來加入興中會,與孫中山先生等人一起從事革命活動。
他在福建等地不斷發展革命的力量,之后帶著大家一起加入同盟會,作為革命的元老,林森長期奮戰在革命事業的一線,這讓他在黨內有了一定的名望,他也在福建等地發展起了自己的力量。
可革命事業遇到挫折,林森也遭受了不小的打擊。后來他投身政壇,成為西山派的代表之一,幸運的是,由于在黨內的資歷與威望,他依舊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蔣介石二次下野后,他被推舉代理國民政府主席一職,蔣介石復出后,也決定讓林森擔任主席,自此林森就成為民國名義上的領導人。
此前的一系列經歷,也讓林森徹底看開了,他開始推動無為而治的政策,對內呼吁和平。
抗戰爆發后,林森也積極擁護國共合作,共同抗戰的方針,在諸多重要事件過程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雖然由于權力,林森與蔣介石曾經有過一些摩擦,但二人的合作整體上還是非常成功的。
林森這種不管事,只充當“吉祥物”的方式,倒是很符合蔣介石的要求,所以蔣介石倒也沒什么除掉他的必要,更何況在抗戰這個特殊時期,刺殺林森這種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這對蔣介石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
雖然蔣介石十分希望能救回林森的命,但他經歷這場車禍后,傷勢一直不穩定。1943年8月1日,林森因病離世,在他去世之后,蔣介石主持了他的葬禮,還為他舉行了國葬。
事情雖然已經徹底過去了,但時至今日仍然有人猜測蔣介石就是策劃此事的真兇。畢竟當年關于林森車禍的調查,很早便草率收尾,并沒有得出一個令所有人都信服的最終結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