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上上下下人心惶惶,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也心急如焚,加快了與圍城的解放軍部隊和平談判的步伐。其實早在去年11月29日平津戰役爆發之初,傅作義就派代表出城,與中共方面和談,但由于提出的價碼太高,才遲遲沒有進展。
老戰友勸說無功而返
遠在南京的蔣介石對傅作義的和談之舉早有耳聞,也是也在竭盡全力拉攏挽回。12月15日,他派軍令部長徐永昌飛往北平勸說,徐和傅作義有袍澤之誼,當初都曾在閻錫山晉綏軍中任職,不過后來徐永昌投靠中央,傅作義則前往綏遠獨立發展,但兩人私交一直不斷。但此時的北平形勢已不是私人友誼可以挽回的,徐永昌很快無功而返。
徐永昌
老蔣次子送親筆信無果
12月23日,蔣介石的次子、時任裝甲兵參謀長的蔣緯國親自來到北平,奉上了蔣介石的親筆信,信中大打感情牌,特別提到“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只要宜生一人歸來,就勝似千軍萬馬”。信的最后部分,蔣介石提及13年前的“西安事變”,認為自己平生最大的教訓就是在西安事變中受到張學良、楊虎城的蠱惑,選擇與中共合作抗日。
對蔣介石的這番“情真意切”,飽經世故的傅作義不為所動,僅平淡的對蔣緯國說:“現在已經晚了,南撤是完全沒有可能了。總統訓導,語重心長,我一定謹記,請回復總統,平津之事,我自有分寸,會謹慎處理。”據說,后來傅作義曾到機場送蔣緯國,保密局的特務們曾準備武裝劫持傅上飛機,然后一起回南京,但最終未敢輕舉妄動。
蔣介石與蔣經國、蔣緯國父子
特務頭子親臨北平施壓
1949年1月6日,國防部次長鄭介民也來到北平。他是軍統特務組織里僅次于戴笠的二號人物,抗戰勝利后戴笠因飛機失事而死,他就接任了國防部二廳廳長兼保密局局長一職。此人還非常擅長策反,1929年第一次蔣桂戰爭期間,就是他一番縱橫捭闔,使得20萬桂系軍隊紛紛倒戈,李宗仁、白崇禧都一度下野,流亡境外避禍。
1933年,鄭介民以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上校參謀的名義坐鎮北平,主持整個華北區的特務工作,并成功暗殺準備投靠日寇的前北洋軍閥陸軍上將、原湖南督軍張敬堯。因此,這是一個特別熟悉北平情況,又善于暗殺、策反等陰招的厲害角色,他在這個關鍵時刻來北平,既是一種勸說,也是一種震懾,更給北平守軍中的中央系部隊增添了變數。
鄭介民
煽動中央軍鬧事未成
果然,鄭介民到北平后就交代保密局北平站:進一步監視傅作義的一舉一動,不惜采取任何手段阻止其與中共和談;適當的時機還可以制造事端,施加壓力。此外,鄭介民還主動面見傅作義,一上來就擺出一副興師問罪的架勢,質問是否有和中共和談的舉動,頗有點敲山震虎的意思。但傅作義也是戎馬一生的老將,自然不會被唬住,當即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對鄭介民關于率部南撤的勸說,也以形勢已不可能為由拒絕。
鄭介民眼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直接找到第4兵團司令李文和第9兵團司令石覺,他們都是出身黃埔的嫡系將領,麾下也都是中央軍部隊。鄭介民直接交代他們掌握好部隊,一旦發現傅作義有二心,就立即采取果斷行動。不過,此時盡管中央軍在城內占據兵力優勢,但軍心渙散,斗志全無,而傅系部隊又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因此直到北平和平解放,李文、石覺也未敢輕舉妄動。
美國第7艦隊在天津港
美軍第7艦隊司令也親自出面
眼看蔣介石政權的游說已經無效,又一重量級人物主動登場,他就是美國海軍第7艦隊司令白吉爾。此人一見面就大包大攬的許諾:美國將拋棄蔣介石轉而全力支持他,后續的美國軍援也可以直接交付給他,而且美國海軍也可以在沿海地區為他的部隊提供全面掩護云云。不過,這些話讓傅作義非常反感,直接拉下臉來,表示這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無須外人干涉,將白吉爾給頂了回去。
1月17日深夜,眼看傅作義與中共的和談即將達成,蔣介石也圖窮匕見,不惜祭出暗殺手段,在北平方面首席談判代表、原北平市長何思源家中連續引爆2顆炸彈,何及其妻子被炸傷,何的小女兒、年僅13歲的何魯美則被當場炸死。不過,這種卑劣的行徑并不能阻止北平的和平解決進程;1月22日,傅作義在《關于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議書》上簽字,并發表廣播講話。
當天10點,北平守軍開始分批出城,準備接受解放軍部隊的改編。1月31日12時30分,解放軍東北野戰軍4縱10師作為先頭部隊經西直門進入北平,正式接管北平城防,北平和平解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