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關于蘋果和富士康等代工廠向印度遷移產能的消息一直不斷。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蘋果一直積極在印度等地打造供應鏈備份,想改變過度依賴大陸產業鏈格局。
近段時間,隨著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陸續實施,蘋果也開始積極行動,先后宣布了多個重要決定,其中就包括在美銷售產品陸續轉移印度生產,然而實際情況如何呢?
美方給全球加征關稅的消息一出,引發了不少關注,也帶來了一些改變,尤其是一些企業決定赴美投資建廠,近日臺媒發布消息,臺系大部分的電子廠商決定去美建廠。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全球晶圓巨頭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直接和特朗普在白宮宣布在美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再建3個先進晶圓廠、2個先進封裝廠和1個研發中心。
不僅是亞洲的臺系電子廠商,連歐洲半導體設備制造等相關企業也決定擴大在美布局。
外企們都紛紛有所行動了,作為美企又是科技巨頭的蘋果又怎能無動于衷呢?于是消息很快傳出,還是特朗普率先對外表示,蘋果計劃未來四年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
對此,蘋果CEO庫克也進行了確認。近期,蘋果又對外宣布,今年將采購超190億顆在美制裁的芯片,以支持美方推進的半導體產業回歸,迎合特朗普制造回歸計劃。
蘋果為什么突然這么積極,連續宣布兩項重要決定呢?原因自然是為了降低關稅影響。
要知道,美方已經宣布了加征關稅的相關政策,其中對我們大陸加征的關稅稅率是最高的,當然我們也進行了對等關稅反制,這將給蘋果在美業務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據庫克對外表示,目前美市場只有50%的iPhone手機是印度生產的,剩下50%仍在大陸生產。雖然特朗普對來自大陸的智能手機進行了暫時豁免,但未來變數很大。
即使目前的全球關稅政策保持不變,預計也將給蘋果下一季度帶來約9億美元損失。
蘋果方面連續宣布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購買超190億顆美制造芯片,就是為了爭得特朗普政策的好感,以換取蘋果產品的關稅豁免,但這終究會面臨不可預測風險。
于是有消息傳出,蘋果可能接下來將在美銷售的iPhone大部分都轉移到印度生產。
很快,庫克也在財報會議上承認 ,預計在美銷售的大多數iPhone將由印度生產,其他在美銷售產品將由越南生產,美以外市場的絕大多數蘋果產品依然在大陸生產。
這就有點意思了,庫克很明白印度產品的質量,之前印度產iPhone就因為質量抽查不過關,遭到歐洲全面退貨,大陸果粉也不買賬,紛紛表示不要咖喱味的iPhone。
為了不影響大陸地區銷售,庫克甚至曾保證,印度產iPhone不會銷往大陸地區,只在印度及周邊地區銷售。如今,美本土市場只能用印度產iPhone了,有點搞笑吧。
但沒辦法,蘋果只能如此操作。就這樣,美媒近期還炒作蘋果供應全面撤離大陸了。
那么,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在美媒炒作的同時,庫克用實際行動表明了態度,再次現身大陸,表示重視大陸產業鏈,還在浙江大學宣布追加3000萬人民幣研發投資。
庫克非常明白,盡管不得不向印度轉移部分產能,但蘋果根本離不開大陸。表面上,印度組裝的iPhone產能不斷提升,但實際上大部分零部件還要從大陸市場上進口。
更有消息顯示,iPhone產品的核心部分已經在大陸組裝好,在印度工廠再二次組裝。
也就是說,先在大陸工廠完成iPhone的“預組裝模塊”,再出口到印度工廠,進行簡單的后期組裝,這就成了印度產iPhone,結果反而導致了iPhone制造成本提升。
據美媒彭博社測算,如果蘋果強行將40%的產品產能移出,將會帶來了每年300億美元的利潤損失,相當于預期營收的15%,對此,庫克很明白,所以才會頻頻訪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