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對“IP變現”的狂熱,從未退燒。
作者 |筆鋒
來源 |投資家(ID:touzijias)
資本對“IP變現”的狂熱,從未退燒。
繼泡泡瑪特市值突破3000億港元、布魯可掛牌即漲85%之后,近日的一則消息又再次讓資本圈和潮玩愛好者同時沸騰。中國第三大IP玩具公司“52TOYS”北京樂自天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估值超40億元。這家以“蠟筆小新”“貓和老鼠”授權產品橫掃中國市場的玩具公司,背后站著萬達電影、騰訊系儒意控股等巨頭。
早在今年1月,就有潮玩圈爆料52TOYS秘密籌備港股IPO,這家手握原創IP和國際大牌聯名的玩具巨頭,一旦上市將直接叫板泡泡瑪特,成為中國潮玩第三股。聯合創始人黃今的曖昧回應“在推進但未定錘”更添懸念。短短四個月后,就在遞交招股書前10天,萬達電影聯手騰訊系儒意控股,砸錢1.44億元突擊入股,拿下7%股權,直接為上市鋪路。時隔數日后終于迎來實錘落地,由花旗、華泰兩大投行聯合保薦,52TOYS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一
潮玩市場從不缺故事。
不同于泡泡瑪特聚焦盲盒單一品類,樂自天成最吸引資本的故事在于,當潮玩行業陷入盲盒內卷時,這家公司選擇了一條更復雜的路徑:既不像泡泡瑪特那樣,執著于孵化原創IP的“慢生意”,也不滿足于僅做代工的“快錢游戲”,而是將蠟筆小新、貓和老鼠等經典IP的爆款制造能力與猛獸匣、胖噠幼等自有IP的內容生態布局深度融合,形成了一邊用授權IP輸血、一邊用自有IP造血的“雙循環”模式,試圖在收藏玩具賽道開辟新戰場。
這種策略看似分散風險,實則暗藏商業邏輯。對52TOYS來說,綁定成熟IP就像抱上流量大腿。蠟筆小新、貓和老鼠等經典IP自帶粉絲基礎,省去了從零孵化的漫長周期,貢獻64.5%的收入,成為短期業績的“現金奶牛”。
授權IP負責快速搶占貨架,如《流浪地球2》聯名機甲“笨笨”首月銷量破10萬件,拉動GMV短期爆發,證明了熱門影視IP的變現效率。自有IP則瞄準長線價值,例如“猛獸匣”系列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變形+拼裝”雙玩法,在日本市場創下1.9億元累計銷售額,甚至被日媒稱為“中國版萬代”。
資本市場的熱情,不僅源于IP組合拳,更在于其全產業鏈運營能力。
從上游IP孵化到中游柔性生產,再到下游覆蓋全球400家經銷商及亞馬遜、TikTok等電商平臺,樂自天成實現了從設計到觸達消費者的閉環。這種重資產模式雖導致2024年1.22億元凈虧損,卻也為其贏得了與萬達電影、騰訊系儒意控股的深度綁定,后者以1.44億元突擊入股。
萬達擁有《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等頂級影視IP,而52TOYS擅長將IP轉化為玩具產品。兩者的合作可能打通“內容創作—衍生品開發—渠道銷售”的閉環。試想,未來《唐探》系列推出可動玩偶,萬達廣場開設IP主題快閃店,這種聯動,或許能破解52TOYS的內容短板。
更關鍵的是,其海外收入三年內從3500萬元飆升至1.47億元,復合增長率超100%。多品類IP運營模式在國內外市場均展現出增長潛力,也難怪能吸引騰訊、啟明創投等一眾明星機構紛紛入局。
二
稀缺性溢價。
在港股潮玩賽道標的稀缺的當下,樂自天成全產業鏈布局,覆蓋從IP孵化到全球分銷的閉環,海外收入三年增長超四倍的“出海神話”,以及萬達電影、騰訊系儒意控股的突擊入股,共同構成了其估值42.73億元的資本想象。
作為中國第二大多品類IP玩具公司,其2800個SKU覆蓋六大品類的布局,填補了市場對“多形態IP運營商”的期待。參考泡泡瑪特IPO時超購356倍、布魯可凍資8774億港元的歷史,足見資本市場對潮玩賽道的熱情,樂自天成可能成為2025年打新市場的“情緒爆點”。
畢竟當前港股消費板塊中,既能靠蠟筆小新等授權IP,貢獻64.5%收入支撐短期業績,又能通過海外收入,三年翻四倍至1.47億元,講述全球化故事的企業,屈指可數。
若以樂觀派視角審視,樂自天成的故事充滿誘惑。2024年營收6.3億元、復合增長率16.7%,若延續這一增速,2025年營收或達7.35億元。參照泡泡瑪特2024年106.9%營收增速下3000億港元市值的標桿,市場可能賦予其294億元估值。支撐這一幻想的,是港股對“中國萬代”的期待,當樂自天成手握80個授權IP和35個自有IP,猛獸匣系列在日美市場創下1.9億元GMV,其“IP矩陣+全產業鏈”的模式似乎與萬代南夢宮的成長路徑不謀而合。
但中性派,則可能要給狂熱派澆一盆冷水。樂自天成39.9%的毛利率雖優于行業均值,卻仍落后于泡泡瑪特2024年的63.3%。而高達64.5%的授權IP收入占比,意味著每年需支付版權方巨額授權費,這一“流量稅”正在吞噬利潤。2024年凈利潤率僅5.1%,經調整后凈利潤3201萬元的微薄收益,暴露了其商業模式的脆弱性。
更關鍵的是,80%授權協議將于2025-2026年到期,若續約遇阻或成本上升,將直接沖擊營收基本盤。樂自天成的模式看似“多點開花”,實則面臨“三明治困境”。上有國際巨頭擠壓利潤空間,下有新興品牌價格戰,中間還夾著IP版權方的議價權。若不能盡快實現自有IP的規模化變現,這場資本游戲或將難以為繼。
三
潮玩市場,還有多少想象力?
就在遞交招股書前10天,一場看似突如其來的資本運作引發業界側目。萬達電影攜手儒意控股,斥資1.44億元拿下樂自天成7%股權。
對于2024年巨虧9.4億元、董秘降薪的萬達電影而言,這不僅是向“谷子經濟”的倉皇轉型,更是其母公司萬達集團3000億債務危機下“病急投醫”的縮影。
在傳統票房收入與觀影人次雙雙下滑的背景下,拓展非票收入,尤其是IP衍生品業務,成為萬達電影轉型求生的關鍵路徑。而樂自天成,恰恰手握“IP運營”這把鑰匙,恰好能填補萬達在影視IP衍生品開發上的短板。
但這種“影院即賣場”的邏輯,仍存在致命缺陷,即影視IP的熱度往往只有3—6個月,若后續缺乏爆款內容支撐,衍生品銷量恐如無源之水,斷崖式下跌。
相比之下,儒意控股的入局,則暗藏騰訊系的生態野心。作為持股16.64%的騰訊系公司,儒意旗下《紅警OL》《QQ炫舞》等游戲IP與樂自天成的結合,有望構建“游戲+潮玩”的新變現路徑,打通游戲玩家與潮玩愛好者的消費壁壘。
但矛盾在于,騰訊此前早已投資泡泡瑪特,并占據潮玩市場40%份額,樂自天成在騰訊系IP矩陣中的定位難免尷尬。這意味著,它未來既要用騰訊的IP資源,補足自有內容短板,又要避免與泡泡瑪特直接競爭。
這場資本交易,本質上是各方基于IP變現的風險對沖。
樂自天成在沖刺上市的關鍵節點,急需資本輸血以強化IP開發、拓展銷售渠道。萬達電影,期望借助樂自天成的IP運營能力,完成從票房到衍生品的轉型。儒意控股,則希望通過布局潮玩領域,豐富騰訊系IP生態。
但若是樂自天成上市后業績不及預期,無法兌現IP孵化與變現的潛力,萬達電影的轉型藍圖與儒意控股的生態野心都將化為泡影。這場資本博弈的結局,是攜手共贏還是一拍兩散,樂自天成未來的上市表現,將成為關鍵變量,讓我們拭目以待。
當我們討論52TOYS的未來,其實是在追問中國能否誕生一家既懂IP運營,又能輸出文化符號的“潮玩巨頭”?在泡泡瑪特、布魯可之外,市場是否需要一個“多品類、全年齡、全球化”的新物種?畢竟,玩具不是小孩子的專利,成年人也更需要一個釋放壓力的出口。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IPO都將成為潮玩行業的分水嶺。若成功,意味著中國玩具企業能靠“系統化能力”與國際巨頭抗衡;若失敗,則宣告“IP依賴癥”的終結。
當資本熱潮退去,最終留在牌桌上的,一定是那些既能“造夢”又能“造血”的玩家。而對于樂自天成,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