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打卡計劃#
“巴基斯坦的殲10CE一出手,印度的‘陣風’戰機直接栽進克什米爾山谷! ”4月23日清晨,這條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炸開了鍋。 畫面中,一架印著印度空軍標志的“陣風”戰機拖著黑煙墜向地面,而遠處巴基斯坦飛行員的一句“目標已摧毀”讓全球軍迷瞬間沸騰。
這場空戰只是印巴三天交火的冰山一角。 4月22日,印度以“反恐”為由向克什米爾實控線增兵,莫迪在電視講話中強硬表態:“要讓巴基斯坦付出代價”。 但巴方反應出乎所有人預料——他們不僅把中國制造的VT-4坦克開上邊境,還直接擊落了印度最先進的法國造“陣風”戰機。
首輪交鋒中,印度損失了3架“陣風”和2架蘇-30MKI。 更讓法國人尷尬的是,一架價值2.5億美元的“陣風”竟被巴方用中國產霹靂-15導彈擊落。 印度空軍參謀長安納德·維爾馬上將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把原本準備閱兵展示的無人機全部調往前線。
莫迪的“第二套方案”是派出大批“蒼鷺”無人機。 這些造價僅百萬美元的裝備帶著小型炸彈,試圖對巴方雷達站搞“自殺式襲擊”。 但巴基斯坦早有準備,用激光防御系統把這些無人機挨個點爆。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一架印度無人機被擊中后,居然在空中炸出心形煙霧——這個黑色幽默的畫面當天就收獲200萬點贊。
正當印度焦頭爛額時,巴基斯坦突然放出“王炸”。 4月24日凌晨,印度70%的電網突然癱瘓,從新德里到孟買的城市集體陷入黑暗。 巴方網絡部隊在推特上發了張動圖:一只戴著印度國旗頭巾的猴子,被電得渾身冒煙。 雖然印度官方堅稱是“技術故障”,但《印度斯坦時報》私下透露,這次攻擊導致股市單日蒸發180億美元。
打到第三天,印度終于撐不住了。 4月25日上午,莫迪政府悄悄撤回了邊境的裝甲部隊。 當天下午,印度外長蘇杰生撥通了北京的電話,語氣明顯軟了下來:“沖突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這句話被外界解讀為“認慫信號”——畢竟開戰前,印度還揚言要“一周結束戰斗”。
美國這時候跳出來搶功勞。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連發三條動態:“是我凌晨三點給莫迪打的電話! ”“美國再次拯救了世界! ”但印度網友不買賬,有人扒出特朗普通話記錄——他打給莫迪的時間,比停火協議簽署還晚了6小時。
真正在幕后滅火的其實是中國。 巴鐵兄弟擊落“陣風”的霹靂-15導彈,正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杰作。 沖突期間,中國外長王毅同時接見印巴大使,提出了“雙方同時撤軍”的方案。 更關鍵的是,中國提前把2000噸柴油通過中巴經濟走廊運到伊斯蘭堡,讓巴軍坦克能在高原上持續轟鳴。
法國成了最尷尬的旁觀者。 他們剛在2023年和印度簽了90億歐元的軍售大單,結果“陣風”首秀就被打下來4架。 巴黎緊急派技術團隊飛往新德里,嘴上說是“調查事故原因”,實則是怕其他買家退貨。 有消息稱,澳大利亞已經暫停了購買12架“陣風”的談判。
這場沖突暴露了印度軍隊的致命傷。 他們花88億美元買的36架“陣風”,平均每天摔1.3架;花54億美元買的S-400防空系統,連巴方老舊的幻影-III都沒攔住。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用中國提供的技術,用1/10的價錢打造出高效防空網。 印度《經濟時報》算了筆賬:三天沖突的損失,相當于全國兩年的軍費增長額。
莫迪現在面臨雙重壓力。 國內反對黨要求他解釋“為何陣風變陣亡”,國際市場上印度盧比跌到歷史新低。 4月26日停火協議簽署時,印度代表特意強調“這是反恐行動,不是戰爭”——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給自己找臺階下。
停火后的克什米爾依然劍拔弩張。 印度士兵在實控線附近拍到的視頻顯示,巴基斯坦陣地上新增了多臺中國產防空雷達。 而印度網友最關心的是:什么時候能恢復供電? 畢竟,他們手機里還存著三天前沒打完的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