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歷史老照片,品百年滄桑巨變
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一個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拍攝的老照片。從這些老照片上,我們能看到當年八路軍的真實面貌。
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944年,美軍觀察組成員抵達延安,圖為包瑞德(中)率領觀察團成員檢閱第18集團軍(八路軍)儀仗隊。
1944年,美軍觀察組抵達延安,第18集團軍組成儀仗隊歡迎觀察團。觀察組的組長叫包瑞德。
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在閱兵式后,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向359旅的士兵致辭。包瑞德上校一口流利的漢語讓在場的士兵們十分欽佩。
1944年,美軍觀察組成員抵達延安,在歡迎美軍觀察團的閱兵儀式結束后,第359旅的士兵正在聆聽葉劍英將軍講話。注意看,閱兵臺的白色條幅上寫的是“我們衷心祝愿美軍觀察組身體健康”。旁邊的柱子上的宣傳語是“消滅法西斯主義”。另外一側柱子上的宣傳語是“中美蘇美團結起來”。359旅的旅長就是赫赫有名的王震將軍。
1944年,美軍觀察組成員抵達延安。圖為包瑞德上校帶領觀察組成員參觀第18集團軍的一個小型軍火庫。他們正在檢查地雷的導火線。這些武器大部分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
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包瑞德上校在靶場上指導359旅的一名士兵射擊。士兵所用的步槍之前屬于日本軍隊。359旅的裝備大多數是從日軍那里繳獲的。真正印證了那句歌詞“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第18集團軍的一名軍官向包瑞德上校介紹繳獲的日本軍刀。這把刀是359旅在一次戰斗中從日本軍官手中繳獲的。
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圖為包瑞德上校帶領觀察組成員參觀359旅的軍服廠。359旅士兵所穿軍裝都是這個廠生產的。
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老百姓為觀察組成員表演“抗日秧歌”。士兵們手中展示的武器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戰利品。
1944年,中國軍隊正在舉辦運動會,從這名士兵的袖章看,他屬于第18集團軍,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八路軍。
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老百姓為觀察組成員表演“抗日秧歌”。
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他們帶來了一輛吉普車,結果車子陷進了泥土中。
1944年,第18集團軍某部在戰斗之余舉辦運動會。
1944年,美軍觀察團成員訪問延安。圖為包瑞德上校與一名名叫岡野的日本俘虜進行交談。岡野在一次戰役中被第18集團軍(八路軍)某部俘虜,經過教育轉化后,成為一名堅定的反日分子,并擔任延安日本工農學校的校長。這所學校的學員全部是被八路軍俘虜的日本士兵。
1944年,美軍觀察組參觀延安日本工農學校,圖為學校操場上,一名日軍戰俘正在紡紗。這所學校沒有看守,但是戰俘很少逃跑。
1944年,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圖為延安日本工農學校里的一名日軍俘虜正在認真紡紗。
1944年12月,華北游擊區,八路軍戰士和老百姓一起 參加抗日游行。
1944年,華北地區的一支正在集結的游擊隊。游擊隊是敵后抗日的重要組成。
1944年12月,華北地區,在一個簡陋的印刷廠內,工人們正在粗糙的工作臺周圍忙著裝訂書籍。這些書籍都是宣傳抗日救國。注意看,房間的墻上掛著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蘇聯領袖斯大林的照片。
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豫(河南)北地區的抗日游擊隊。他們武器簡陋,手上拿的是標槍,但是精神飽滿,斗志昂揚。
這是陜北榆林地區的一所工業學校,這所學校是由八路軍建立,照片拍攝于1938年9月。年輕的學員在這里學習制作羊毛制品和皮革制品。
筆者感言:看完這組老照片,你們有何感想?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分享。期待你們的精彩觀點。如果有想看的老照片,可以告訴我,我會盡力搜集整理,分享給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