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4月7日,《觀察者網》注意到《解放軍報》10版文章《戎鵬強:“鏜工大王”的貫直人生》中有提到:
在2015年的時候北方重工集團曾承接了“某新型海軍裝備火炮身管的加工任務”,從要求的火炮身管長度以及加工精度來看,“都創造了歷史新高。”
不僅如此,文章還提到,該火炮身管是新產品,沒有任何解放軍現役火炮可供參考,以至于“鏜工大王”戎鵬強只能從零開始搞起。
【中船重工集團公司七院在武漢的“水泥模型”,可以確定新型艦炮口徑依然只有130毫米】
當時有很多人猜測這可能是裝備在052D型驅逐艦上的新型130毫米艦炮——“H/PJ-38型130毫米艦炮”。
可考慮到052D首艦在2014年就已經服役了,且2015年時H/PJ-38型就定好要大批量裝備在后續052D上了,怎么可能會是上述文章中提到的新型海軍火炮呢?
而等到排水量達12000噸的055型驅逐艦問世并逐漸承擔起國家海防重任后,大家才意識到,當年相關文章中提到的新型海軍火炮應當是H/PJ-45型130毫米艦炮。
【055裝備的H/PJ-45型130毫米艦炮】
淺談海軍艦炮
艦炮素有“戰艦帶刀近衛”的美稱,從其發展歷史來看,在戰列艦時代,艦炮稱得上“絕對主力”。
畢竟那時候世界上還沒有航母這類“bug”,戰列艦被認為一個海軍強國的軍艦主力。
以20世紀初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為例,這是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輪機為推進動力源的現代化戰列艦,其上安裝著10門12英寸主炮,一舉成為了當時火力最強的海上霸王。
【英國“無畏號”戰列艦】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世界各國對“堅船利炮”的追求,這也就導致后來戰列艦上的主炮數量越來越多,主炮口徑也越來越大。
然而這種狂加大口徑主炮的設計,在二戰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被很快擊沉后,就被迅速摒棄了。
因為“大和號”的失敗,證明戰列艦時代“大炮對轟”的戰術思想已經落后了,未來海軍的重要作戰戰術應當是朝著超視距打擊去發展的。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最終被擊沉】
而在這種戰術變遷的背景之下,艦炮由于打出去的炮彈的精確度以及續航能力都比不上導彈,以至于艦炮逐漸失去了“艦船攻擊主力”的地位。
這也導致當我們觀察目前世界上主流的現代軍艦時,不難發現它們所安裝的不再是口徑可達幾百毫米的巨無霸艦炮,而基本變成了130毫米口徑或相近口徑的艦炮。
并且搭載數量上也基本都調整成了1門,很少有2門及以上設計的。
這里插一句,護衛艦因為噸位相對較小,像130毫米口徑的艦炮顯得還是太大了,因此護衛艦上主要采用的艦炮都是76毫米口徑的。
【護衛艦上的艦炮口徑為76毫米】
而130毫米口徑艦炮往往會被裝備在驅逐艦上。
就比如說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安裝在052D型驅逐艦上的“H/PJ-38型130毫米艦炮”。
這款艦炮的出現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
“它改變了我軍驅護艦口徑單一且對岸火力支援不足的現狀。”
“H/PJ-38型130毫米艦炮”在機械設計上借鑒了俄制AK-130雙管艦炮的成熟技術,不過在電氣控制以及觀瞄等方面所采用的技術,則全部來自于中國。
【052D上的H/PJ-38型130毫米艦炮】
除此以外H/PJ-38型130毫米艦炮還采用了水冷系統,可確保40發/分鐘持續作戰能力,一旦運作,能使用普通炮彈打到30公里以外的目標,若是攜帶有滑翔翼的火箭彈,那拿下120公里左右的目標也不是問題。
《光明網》曾評價這款艦炮與052D的組合稱:
“如果6艘052D同時向敵方岸上目標發射,形成的恐怖彈幕完全可以支援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搶灘登陸。”
【052D上的H/PJ-38型130毫米艦炮】
但“H/PJ-38型130毫米艦炮”還不是我國最強大的130毫米口徑艦炮,后來安裝于055型驅逐艦上的“H/PJ-45型130毫米艦炮”,其性能更為強悍。
別看H/PJ-45型130毫米艦炮和H/PJ-38型130毫米艦炮的射速一樣,但前者相較于后者有著更高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比如說H/PJ-45型130毫米艦炮可以自動裝彈,這使得它在作戰過程中能實現快速瞄準與射擊。
【055上的H/PJ-45型130毫米艦炮】
再比如說,H/PJ-45型130毫米艦炮配有足夠先進的火控系統,實現了自動追蹤和校正,能根據目標移動和變化實時調整相關參數。
可以說一旦被H/PJ-45型130毫米艦炮鎖定,那目標“在劫難逃”。
和052D上H/PJ-38型130毫米艦炮的火力被拿來和陸軍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比較過一樣,055上的H/PJ-45型130毫米艦炮的火力也曾被拿來和陸軍榴彈炮營相對比。
就相對公開的資料來看,現役美軍榴彈炮營通常會裝備18門大炮,這些大炮通常情況下,每分鐘的射速只有36發炮彈,若在戰時,每分鐘可發射的炮彈可能會多一兩發,但再怎么也越不過40發去。
【美軍榴彈炮營發射炮彈】
這樣看來,055上的H/PJ-45型130毫米艦炮,其在火力方面完全頂的上一個陸軍榴彈炮營。
現代驅逐艦需要保留艦炮
其實對于現代驅逐艦和艦炮,還有一些小伙伴存在這樣的疑問:
正如我們在前文提到的,導彈的出現導致艦炮失去了“艦船攻擊主力的地位”,且對比艦載導彈和艦炮的打擊效果,艦炮顯然要欠缺一些,那為什么現代驅逐艦仍然要保留艦炮呢?
對此《科普中國網》曾羅列了三個原因。
其一是艦炮在執行兩棲作戰任務或近距離交火時,效費比要高于導彈;其二是相比于導彈,艦炮對近距離目標的火力覆蓋效果要更好些;其三是艦炮如今可以說是軍艦的象征,可以理解為“一種文化傳承”。
【055上的H/PJ-45型130毫米艦炮】
綜上,現代驅逐艦便仍然保留著艦炮,而不是徹底廢用之。
參考資料:
【1】《中國海軍先進艦炮系統可能已經研發成功》 觀察者網[2017.4.7.] 【2】《盤點現役海軍武器(一):帶刀近衛——艦炮》 光明網[2019.4.15.] 【3】《<驅逐艦的發展演進之路>⑤現代驅逐艦為什么還保留艦》 科普中國網[2019.8.11.] 【4】《H/PJ-45型130毫米艦炮》 維基百科詞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