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在逛集市或者展銷會時,被人遞過一塊“產自新疆”的冬厘果?切得小小一片,晶瑩剔透,攤主一邊招呼著“嘗嘗,新疆高原稀罕貨,冬天收的,個大水多,甜不上火!”一邊熱情推銷。關鍵是標價——15塊、30塊一斤的小果和中果不說,最大號的60元一斤,幾乎是黃金價了!
這不,前幾天社交平臺上“冬厘果”火了一把,網友們的熱議也讓好奇心暴漲。水果不是常識里的那幾樣嗎?怎么新疆出了這樣一款神秘果,別說沒吃過,搜都搜不著幾個準信兒呢?
冬厘果,買家秀還是賣家秀?
按報道,冬厘果的出現十足像個謎。網友在長寧街攤上見到,有人圍著試吃,有人爽快買走。路過的水果店老板還納悶:“我們這兒賣了十年水果頭一次聽這名字。”記者打聽,而且在電商平臺、百科甚至AI搜索里也查不到“冬厘果”的大名。
那這到底是什么來頭?不少網友曬圖,發現冬厘果長得像蘋果和梨的結合體,底部一圈棕褐色的痕跡,有點像小時候吃過的茌梨、皇冠梨。謎團來了,本地水果攤七八塊錢一斤的新鮮雪梨,和這要價八倍的冬厘果,真的能有啥本質區別嗎?
被“產地故事”加持的果子究竟值不值?
其實,冬厘果這種讓人為之多看兩眼的,靠的并不是外觀,而是攤販口中的“新疆”兩個字。對于不少吃貨來說,新疆兩字就像自帶美味濾鏡,再加個“高原、限量、土法、新鮮”的buff,分分鐘讓人心里癢癢。
但想一想,平時在超市買的皇冠梨、雪梨怎么就不閃光?產量大、口感不差,水嫩清甜,7.8元/斤左右的價格跟市面上冬厘果的售價簡直天壤之別。明明差不多的“身世”,營銷包裝之后就“高攀”上去了。實際上市面上所謂冬厘果,多半是用山東、河北的皇冠梨、雪梨,配合一種叫“去萼”的處理工藝(把花萼削掉,底部有疤痕成深棕色),硬生生給包裝成了稀罕貨。
專家說得很直白:茌(chí)梨去萼才這樣。“獵奇心理在作怪,不懂的容易被騙。”這話也一點不冤。仔細想來,攤上試吃的那口,往往是攤主精挑細選最甜最好水多的那批,甚至有網友懷疑,刀片上是不是抹了糖水,試吃一口和買回家吃一嘴,差著遠呢!
價格高在哪里?體驗到底怎么樣?
說實話,賣60一斤的冬厘果,貴在哪里?產地神秘,包裝特別,運輸成本,人工吆喝……這些,或許能把價格“堆高”。但最直接的感受,十有八九還是沖著“稀少感”去的。買水果就像追潮牌,總有人喜歡試最新的、最難買的。
可當”神秘面紗“揭下來,其實味道和口感還是那股梨的清脆爽口。試吃時口感脆甜,水分充足,有些還帶點紅富士蘋果的香氣(當然也可能是心理作用)。資深吃貨反而覺得:有點熟悉,貌似就是咱們小時候或者大集市上能買到的那些大梨,套個“新疆限量”故事就身價倍增。
還有網友說,買回家和現場的體驗是兩種水果:試吃那塊讓人覺得“哇,真甜!”,可自己回家冷靜下來再嘗,怎么覺得……跟超市九毛九的雪梨差不多?
有網友試水:“買了5個花了60元錢”,也有更拼的“買了4個,花了138元”,結果的反饋都是:貴是真貴,吃起來是真不稀奇。甚至有網友吐槽,攤主說是新疆的,問了在新疆工作的人家,也沒誰見過,簡直堪比段子……這買賣,精得很。
怎么挑果子不踩坑?幾招實用經驗聊一聊
聊到這兒,怎么才能不被一時新鮮忽悠了呢?
1、別光信“產地神話”
多問一句、多查一下。新鮮水果一般大流通市場都能查到,碰到搜不到、問遍水果店主都沒聽過的,最好多長個心眼。
2、試吃別只圖一口爽
如果現場試吃特別甜,回家就淡了八度,有可能就是“精修”過。試吃時刀子沾糖水、精挑樣品,都是套路。
3、看果相:表皮油亮但有粗糙、“猴屁股”印的,往往就是常見梨類
別為“疤痕”“野生”而買單,這多半和制作工藝有關,不是品種特殊。
4、關注性價比
7.8元/斤的新鮮雪梨、皇冠梨已經品質不錯。如果好奇,一次性嘗一兩個也無妨,別大批量囤貨。
買冬厘果,是體驗,更是一次“吃瓜群眾”的自我修行
說到這,我覺得冬厘果的故事其實蠻有意思的。大家都不是沒見過世面,只是“稀缺性、獵奇欲”驅使,大多數人都愿為故事買單。60塊一斤的冬厘果,其實就是包裝出來的普通梨,還可能帶點心理安慰——“我吃過別人沒吃過的水果!”
至于有沒有必要常買?我自己的建議是,嘗鮮可以,堅持理性。畢竟一口下去,那種熟悉的梨味是不會騙人滴。新奇食品如果真的好吃、好養、好賣,早就在超市呼風喚雨了,哪兒用攤販神神秘秘、走街串巷?
以后碰上未知水果,就當漲個見識,別總想著它能改變口味命運。畢竟,超市排一排的蘋果、雪梨,已經很能滿足咱們對清甜、水潤的所有想象了!
當然了,也歡迎你和我分享你的“甜蜜踩坑史”,咱們抱團做個聰明吃貨,下回遇上“冬厘果”再也不被謎一樣的名稱和產地忽悠啦~
吃啥都開心,買啥都值當,別因為花了冤枉錢影響了好心情,這才是日子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