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賽季中超聯賽第12輪浙江隊對陣山東泰山的焦點戰中,浙江隊的18歲小將王鈺棟成為了全場焦點。這位2007年出生的寧波小伙,在對陣山東泰山的比賽中奇跡般進了兩個球。
算下來,他在這個賽季已經進了8個球,與北京國安外援并列射手榜第一。更夸張的是,他平均每場射門3.8次,射中率來到了逆天的47%,這可比同齡的武磊那時候強多了。
講道理,浙江隊培養王鈺棟確實有一套。2021年他就進了U16隊,那時才14歲。2023年正式簽約時,俱樂部為其也花了不少培養費。同時,主教練喬迪在戰術上也是偏向他:王鈺棟在左邊,穆謝奎就拉邊給他空當;王鈺棟去右邊,程進就往前沖帶走防守。
這種老隊員帶新隊員的打法,讓他在亞冠比賽里也能進球和打助攻了,還是最年輕的進球球員。 所以說王鈺棟能出來,不光是他自己有本事,浙江隊也是真花心思培養了。他們肯早早花錢,說明看得遠,不像有些隊那么急。隊里教練用他也是動了腦筋的,不是隨便給個機會就完事,是真的想讓他盡可能的好好發揮,可謂是用心良苦。
其實王鈺棟的進步還是非常快。2023年剛踢中超,上場時間很少。2024年出場多了,進了6個球。到2025年,12輪就進了8球。他每場拿球次數、關鍵傳球都多了不少。特別牛的是,他專打硬仗:打衛冕冠軍上海海港,進球加助攻;打山東泰山,一個人進倆。
技術是真過硬,不怕大場面。 這種硬仗能踢好,不光是技術好,心理也過硬,腦子也清楚。浙江隊給他的不光是上場時間,更是讓他能在高壓下練膽子、長經驗。這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比光練技術還重要。
同時中甲的大連英博,年輕人也踢得不錯。21歲的毛偉杰和20歲的朱鵬宇,倆人前10輪一起進了5球助攻4次。毛偉杰進步特別大,過人、傳球、搶斷都比以前強多了,攻防兩面都行。
主教練李國旭有套“梯度培養”的辦法:每場固定讓兩個U21球員首發,但要是誰注意力不集中,踢個30分鐘就可能被換下。這種嚴管讓朱鵬宇定位球進步很快,角球助攻了好幾個。俱樂部還針對毛偉杰速度快的特點,設計了“三秒快攻”戰術,要求中場快速把球傳到邊路空當,球隊靠這招進了不少反擊球。
大連英博這做法挺好,說明就算在中甲,只要路子對、管得嚴,也能培養出好球員。教練那個“30分鐘換人”的規矩,看著挺嚴,其實是逼著小隊員集中精神,養成好習慣。那個“三秒快攻”也是看人下菜碟,發揮球員特長。這種辦法能讓年輕人快點成長,別的隊也能學學。培養人,不光看錢,教練的想法和辦法也關鍵。
上海申花和海港也在比著培養年輕人。申花19歲的中場李新翔,一場比賽里傳了3個關鍵球,還進球助攻,數據亮眼。他傳球成功率跟35歲的老將吳曦差不多,但跑得更多。海港的蒯紀聞也很成熟,踢前腰,在被緊逼的時候傳球成功率還很高,比奧斯卡都強。
上海這兩隊還有個“U21保護機制”,每場必須保證兩個U23球員在場,讓年輕人有穩定的上場時間。 上海這兩隊用政策保證年輕人上場,這當然是好事。但李新翔、蒯紀聞這些人也不是光靠政策,他們自己也爭氣,用場上表現說話。他們能跑、能傳,說明真有兩下子。這背后,除了政策幫忙,俱樂部平時的訓練和指導也少不了。政策是推一把,能不能跑起來,還得看球員自己和俱樂部的培養水平。
相比之下,山東泰山有7個U20國腳,卻好像在浪費人才。比如依木蘭,19歲的后腰,在中乙踢得挺好,數據也不錯,但就是沒機會上中超。俱樂部說“一線隊保級壓力大”,可數據顯示,泰山隊30歲以上球員上場時間占了快七成,是中超最高的。
更麻煩的是,像劉國寶這種以前進過U20國家隊的,因為老沒比賽踢,2025年狀態下滑得厲害,傳球成功率掉了一大截。 泰山隊這情況,我看是俱樂部自己沒搞明白。“保級壓力大”當借口,可場上那么多老隊員,這說不過去。
感覺就是老想靠老將,顧不上以后了。依木蘭這些好苗子沒機會,太可惜。劉國寶狀態掉那么快,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有天賦也得常比賽,不然就廢了。這說明俱樂部高層可能想得不長遠,一線隊和年輕隊員之間也接不上茬。
王鈺棟的成功不是偶然,是浙江隊十年努力的結果。大連英博證明中甲也能出人才,上海雙雄展示了資金和青訓能結合好。泰山隊的問題提醒我們:沒有好的梯隊和晉升通道,再好的苗子也出不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