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家居賣場“一哥”紅星美凱龍在獲得國資入股后,非但沒能起死回生,反而越來越不被消費者信任?
五一將至,曾經的“全球Mall王”紅星美凱龍公開對外承諾:我們將投入超1億元的資金,作為五一消費補貼回饋新老用戶。
有些人在底下評論道:“這錢落在實用的物品上,才叫補貼。”
可見消費者對紅星美凱龍的信任感下降了。畢竟一個月前,在廈門1號店,被爆有9位消費者被騙,涉案金額超80萬元。
他們都在一家名為“紅墅棠整木定制門店”的四星級商戶,下單了整木定制家居服務。
結果沒幾天人去店空,他們說:
“我們都是沖著紅星美凱龍的“家裝家居先行賠付”理念,才選擇了入駐其中的商戶。可是事發之后,紅星美凱龍并未像承諾的一般賠付。”
這與5年前說到做到的“家居一哥”可謂天差地別。
曾經市值超2600億的紅星美凱龍,真的不行了嗎?如今被限制高消費的車建新,還能續寫紅星美凱龍的神話嗎?
車建新,紅星美凱龍(以下簡稱紅星)的締造者,生于1966年的江蘇常州。家境貧寒,父兄都是泥瓦匠。
沒有父母托舉,16歲的車建新不得不輟學進入社會。為了能和家人組成蓋房、打家具的一條龍團隊,車建新絞盡腦汁跟著師傅學習。
2年的時間,他就從小學徒成長為一名新師傅,開啟了帶徒之旅。
與生俱來的那股子拼勁,讓他不安于現狀,總想折騰出點兒名堂。
恰逢有人問車建新能不能打一套組合家具。雖然沒經驗,可他敢說敢干。借了600塊,在專業老師傅的指導下,完美地交付了產品。
由此也點燃了車建新的創業夢。
他先開了家小作坊,專門制作新款家具。由于他專業負責、熱情周到,打出的家具又時髦,找上門的客戶越來越多,家具作坊也升級為門市部。
1991年,門市部再次升級,改為紅星家具城。
作為常州首家大型家具專營商場,車建新用“前店后廠”經營模式,讓用戶身臨其境,既能看到實物,又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口碑也急速攀升,紅星成了用戶心中的家居必選項。
他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木匠,變為常州首屈一指的家具大戶。
不到10年的時間,他用野心、洞察力和用戶思維,創造了過億的收入。
緊接著紅星連鎖開遍常州,但發展也遇到了問題。
車建新沒有猶豫,放下生意,遠渡重洋,出國學習去了。
在美國,他見到了沃爾瑪、家樂福等以平臺運營產品的模式。雖然覺得很好,卻并未應用到紅星的實際運營中。
這時,肯德基進入中國,很多孩子都搶著吃到第一口漢堡和薯條,車建新的女兒車一鳴也不例外。
即使每天工作14小時,車建新也必須滿足女兒的愿望,誰讓他是個女兒奴呢。
因為人氣過于火爆,車建新父女倆在肯德基店里排起了長隊。
無聊的他開始胡思亂想,突然他說:“既然肯德基可以做連鎖,那紅星為什么不可以做連鎖呢?”
他的紅星發展規劃思路一下子打開了。怪不得他在女兒的婚禮上說:“我有今天全靠我的寶貝女兒。”
事后陳建新回憶說:“當時的中國,香港回歸,外企進入國門,是契機也是牢籠。如果紅星轉型不成功,或許就會淪為代工廠。”
接下來就是選好的企業、選好地方,復制沃爾瑪的運營模式。
又是2年,車建新在上海,首創了我國首家自主特色的家居連鎖商Mall,并命名為“紅星美凱龍”。
買地、建Mall、招商,短短幾年,紅星的家居連鎖商超,在全國遍地開花。
紅星的崛起也帶來了意外之喜,國外的家居巨頭百安居、家得寶都被擠出了中國市場。對于國內的家具企業,也是好事一樁。
自此,車建新和紅星都進入了輝煌快速發展期。
紅星地產負責建商場,紅星運營管理,“家居+地產”讓車建新在接下來的10年賺了個盆滿缽滿。
2012年,紅星成功進入米蘭國際家具展。作為首家進入的中國企業,它的國際影響力可見一斑。
3年后港股上市,5年后A股上市。
更可喜可賀的是,身價385億元的車建新穩居常州首富,還坐上了中國家具行業的頭把交椅。
此時紅星的營收比排名后四家的總和一樣多。
至此,車建新全力進軍房地產,這也是他后半生最悔恨的決定。
和2010年開始以房養Mall不同的是,車建新開始all in房地產。
還是2018年,車建新斥巨資,花1800億買了20塊地皮,準備全力打造“住+商業”的紅星王國。
這時70%的負債率,已經拉起了警戒線。媒體都已經嗅到了危險,可車建新絲毫不在意,還自信心爆棚地說道:“我們不是急于擴張,如果再早些進入房地產市場,紅星早就實現千億目標了。”
可惜一年后,他的豪言壯語就淪為了笑話。
2020年,房地產業突然爆冷。
沒有察覺的車建新,反手花47億接手了金科股份。誰知這只燙手的山芋只值7.6億,成為接盤俠后,紅星瞬間損失40億。
對于此事,不少員工吐槽:“這哪是資產千億呀,是負債千億吧。”
根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末,紅星的總資產達到了最高值2678.62億元。
看似光鮮的數據背后是可怕的債務,負債值也達到了新高1966.02億元,負債率也更是超過了73.4%。
看著已經搖搖欲墜的紅星,車建新才意識到自己的瘋狂擴張是錯的。
即便追悔莫及也于事無補,他只能靠“割肉賣子”留住紅星。
他忍痛賣掉大量股份,還關停了大量門店。
阿里在這期間,拿下了紅星超過13.7%的股份,晉升為第二大股東。
次年,車建新又把紅星地產的70%股份賣給了遠洋集團和遠洋資本,退出了地產行業。
2023年,車建新把29.95%的紅星股份賣給了國資建發,一并讓出了控股權。
這幾年間,還關停了67家商場。
套現了140億,可對于紅星的困局,381億元的債務和每年天價的利息。這點資金依舊杯水車薪。
加上建發明確表態不予承擔車建新的債務問題,他必須想法自救。
曾經被看好的愛琴海項目,也并未解決燃眉之急。
更可悲的是,紅星的股權被凍結,涉及金額達到4800萬元。使得他想通過減持股份的大招也無計可施。
去年,他還新增了5條被執行人信息,累計債務金額達20億元。
不僅如此,他還被7家法院追著討債。這陣仗也是極為罕見的。
58歲的車建新看著滾雪球一樣的債務,也很頭疼。
而紅星也并未脫離困境,14年財報顯示歸母凈利潤損失29.83億元。曾經的一哥和他的孩子還真是禍不單行啊。
看到這個結局,很多網友跳出來奚落:“這就是業務不專注的下場。”
也有人說:“如果他不是貪多冒進,想要實現多元化發展,或許就是另外一個結局。”
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如果有,就不會有失敗。
不過,這件事也給我們所有人提了個醒:
就像雷軍在《小米的創業思考》中說的:“專注到極致,才會有好結果。”
參考文章:
新浪財經:《高管落馬、股東破產、商戶跑路:紅星美凱龍,到底怎么了? | BUG》
環球網:《一頓肯德基吃出數百億身價,你錯過了多少致富機會》
融中財經:《虧了2200億,常州首富,申請破產》
金融界:《生態浪潮下的產業新生!紅星美凱龍M+家裝設計中心戰略升級》
北京時間財經:《兩年虧損52億!建發巨資入主紅星美凱龍,緣何淪為“雙輸困局”?》
第一財經:《從白手起家到“商業帝國”傾塌,曾經的家居首富走向重整之路》
作者:盼盼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