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衛視傾力打造的大型綜藝人文類節目《妙不可言》第二季落下帷幕。節目憑借其獨特的文化視角、創新的表達形式以及廣泛的傳播影響力,成功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4-2025年“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扶持節目,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創新融合,展現文化多元魅力
《妙不可言》第二季以“妙”為核心,巧妙地將科技之妙、生活之妙、自然之妙、歷史人文之妙融為一體,通過綜藝形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體驗。節目特邀眾多明星、文化學者共同參與這場智慧與趣味并存的答題盛宴。答題內容及形式多種多樣,內容涵蓋文化、冷知識等,形式融合演繹、互動等多種元素,腦洞大開,令人直呼“妙不可言”。
節目選題聚焦河北地域特色,以國際視野、中國高度涵蓋大國重器、尖端科技、非遺傳承、歷史人文等諸多領域。通過穿越對話、探訪體驗、情景還原等多種方式,節目全方位助推非遺傳承、展現文旅資源、挖掘文化精髓、弘揚科技創新成果。例如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穿越時空”而來,站在河北興隆郭守敬望遠鏡前,與現代科學家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展現的不僅是科學的傳承,更是人類對宇宙奧秘孜孜不倦探索精神的寫照;又如失傳了千年的龍鱗裝書制作技藝,張家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張曉棟憑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執著,歷經 13 年的漫長鉆研與精心打磨,最終讓這門古老技藝重現世間,當龍鱗裝書徐徐展開,歷史印記也再次蘇醒。
年輕語態,文化浸潤新方式
節目中,“妙推官”們通過脫口秀的形式,以獨特視角生動講述河北的文化故事。8歲中醫世家女孩的童真講述、博物館講解員的冷幽默推介、機器狗上臺開麥“自我展示”、外國友人用“甄嬛體”為古法制香打call……這些脫口秀不僅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了解了河北的文化和歷史知識,更為節目增添了更多的互動性和參與感。
此外,節目還精心策劃了11集系列微短劇,以科幻視角通過來自“妙星球”的外星人女孩“77”尋找地球上妙趣橫生的“妙點”展開奇妙之旅。微短劇不僅串聯了節目環節,推動了節目發展,而且其相對獨立性也能夠在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實現多元融合與深度互動。
全媒共振,構建傳播新格局
《妙不可言》第二季在傳播方面同樣表現出色。節目除了在河北衛視、“冀時”客戶端播出外,還在頭部網絡視頻平臺同步播出。通過“大屏播出+小屏裂變”的傳播策略,節目實現了文化影響力幾何級擴散。全網累計傳播量突破億次大關,其中微博話題#美好生活妙不可言#播放量超6億次,抖音話題#美好生活妙不可言播放量超1260.4萬次,爆款視頻頻出。
節目圍繞明星嘉賓推出了一系列短視頻內容,包括“節目精彩二創視頻”“妙點系列視頻”“嘉賓互動短劇”“小時探班”等,進一步擴大了節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同時,節目構建立體宣傳矩陣,聯合河北文旅、邯鄲文旅、河北博物院、中國雄安官網等近30家單位新媒體賬號進行針對性宣推,形成了強大的宣傳合力,覆蓋受眾超千萬。
科技賦能,傳統文化煥新生
節目表演秀環節巧妙融入XR舞臺技術,針對性定制虛擬場景,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極大地提升了節目的創意內涵和觀賞價值。例如,通過XR技術虛擬出邯鄲古城的秀臺、宮殿等場景,讓今人著古衣,實現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同時,節目還通過AIGC制作虛擬短片,將張家口陽原縣泥河灣200萬年前的場景進行還原,“復活”了早已滅絕的草原猛犸象、劍齒虎、原始牛等物種,逼真還原了史前文明的壯麗場景。
為了賦予文物以鮮活的生命力,節目組對博物院里的文物進行了三維掃描與數據建模。從戰國時期的磨光壓劃紋黑陶鳥柱盤到西漢時期的銅說唱俑,再到元代的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這些承載著深厚歷史的文物在節目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它們化身“穿越時空的使者”,拉近了觀眾與歷史的距離,讓文物也“火”了起來。
《妙不可言》第二季通過創新融合、年輕語態、全媒共振和科技賦能等多維度手段,不僅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光彩,還積極擔當起時代使命,對當下尖端科技、大國重器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推廣。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為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