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山西省陽泉市旅游,有個小眾卻寶藏的村落是非常值得打卡的——大陽泉古村。村子位于獅腦山下,距市區不遠卻因山環水繞的環境而有著城市難得的靜謐和從容,如果喜歡安靜、喜歡濃郁的歷史氛圍,那一定要來大陽泉古村作客。
村子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最早形成于北宋,在明清時達到鼎盛。高大的牌坊上刻滿精美石雕,龍騰祥云,鳳舞九天,牌坊正中是“陽泉故里”四個大字,彰顯著村子無可替代的地位。
事實上陽泉市就是因村子而得名。大陽泉古村原名德裕城,后因村內泉水眾多,總有井水自平地涌出,名漾泉,諧音而稱“陽泉”。
明清時,村子是晉東地區重要的商業集鎮,走出了富甲一方的商業望族郗家和享譽四海的清代大儒張穆。如今村子依然保存完好、規模宏大,張穆故居、郗家莊園、馮家院、姚家院、玄天閣等都是珍貴的古建。
古村布局清晰明了,由一條主街和二十四條支巷組成。300多米長的主街由青石板鋪就,串聯起一條條小巷和一座座民宅,小巷間相互連結,四通八達,可以抵達村中任何一個角落。
一席書院藏匿在小巷深處,已有140多年歷史。書院原名義學堂,直至上世紀80年代,很長一段時間都作為學校使用。2021年,在保存義學堂原建筑基礎上擴大規模建了一席書院,書院名字取自古語“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學院內有豐富藏書,可供不同年齡段的人閱讀,同時不定時舉辦讀書會、各種民俗活動,進行非遺技藝展示等。
大陽泉村是中國傳統古村落,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各種非遺技藝更是散發著獨特魅力。書院設置了豐富的非遺課程,剪紙、刺繡、花饃等都可以親自動手制作。
親手納一雙鞋墊或縫制一個布老虎,穿針引線間心情也跟著沉靜下來,能感受到古老民間技藝特有的韻味。
孔雀栩栩如生,牡丹盛放,鮮艷多彩的花饃精美得如同一件藝術品。作為面食大省,花饃可以說是山西一大特色,節假日或婚嫁祝壽都有對應的產品。
明清時期遺留的建筑簡單樸素,和環繞村子的山水環境融為一體,每一塊磚、每一根梁仿佛都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訴說著屬于大陽泉村的歷史和驕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