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南昌市郊區的桑葚、樹莓、枇杷、玉木耳等蔬果園陸續進入成熟采摘期,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前來游玩的市民在果香中感受采摘的樂趣。
日前,記者沿著山路驅車來到位于梅嶺鎮東昌村的碧野休閑農業,烏黑透亮的桑葚果掛滿枝頭,果香陣陣。上午11時路邊停車場已經停滿了車輛,不遠處的桑葚園里人影攢動,大人、孩子、老人手上都提著果籃在采摘。
“今年氣候適宜,桑葚長得好,果實飽滿甜度高,最近來采摘的游客很多。”果園老板黃先生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介紹。他從2018年開始在東昌村種植桑葚,發展到目前規模有110余畝,4月底以來桑葚開始成熟,“五一”正式開園以來,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前來。
“聽說這里有桑葚,趁著周末天氣好,我們幾個家庭一起帶上小孩相約來這里采摘,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體驗不一樣的勞動樂趣。”在采摘園門口,記者碰到幾位游客,他們手上提著剛摘下的新鮮桑葚果正準備離開。
“桑葚采摘一般到5月底結束,大多是大人帶著小孩來的,有從市區來的,還有從周邊安義和九江永修縣這些地方來的。”黃先生說。
記者了解到,東昌村目前共有兩家桑葚園,種植面積200余畝。每年5月是桑葚采摘旺季,種植農戶迎來一年最忙碌也是最開心的時候。
“4月底到5月是桑葚采摘,8月到10月是葡萄采摘,12月到次年3月是草莓采摘,通過發展采摘果園,農戶年均增收二三十萬元,帶動就業100多人次。”東昌村黨支部書記周昕介紹。
近年來,灣里管理局積極推進果蔬特色種植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持續推動“旅游+農業”發展模式,打造以休閑體驗、生態采摘為特色的休閑觀光農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在招賢鎮烏井村和東源村的玉木耳大棚內,朵朵晶瑩剔透的“白富美”正競相綻放,吸引了許多人前去采摘。
作為南昌重要的規模化試種玉木耳的村莊,烏井村依托“科研+產業+文旅”模式,讓這一來自長白山的食用菌“落戶”南昌,成為帶動村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烏井村地處梅嶺山麓,森林覆蓋率高,過去部分林地資源因缺乏有效開發利用,一直處于閑置狀態。2024年,借助豐富的林地資源和優越的自然條件,烏井村成功引入玉木耳新品種。目前,基地已建有6個標準化種植大棚,年產量穩步增長。
基地目前推出了采摘體驗項目,吸引游客深入竹林間的種植大棚,近距離觀察玉木耳,親手采摘新鮮的玉木耳,感受采摘樂趣。一位來自南昌市區的游客參觀后贊嘆道:“以前只在餐桌上見過木耳,沒想到木耳還能在這么優美的環境中種植,自己動手采摘更是充滿了樂趣,回去后一定推薦給更多的朋友。”
草莓、櫻桃、西瓜、桃子、藍莓、梨子……近年來,隨著林下產業的發展和種植大棚的推廣,如今的灣里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同時,為進一步延伸特色農業產業內涵,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灣里各生態農業基地經常性舉辦各類節慶活動,吸納市民前來休閑、旅游、度假,不僅宣傳推廣了灣里特色生態農業產業,還促進了當地鄉村旅游蓬勃發展。(洪觀新聞記者 熊婷婷/文 魏勇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