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逸養護院的活動室內,“五一”聯歡會剛剛落下帷幕。此時,95后社工趙南剛正蹲下身傾聽著長者敘述她年輕時的往事。在他的iPad相冊中,密密麻麻地存錄著馨逸養護院長者們的珍貴瞬間:王奶奶穿著紅色絨線毛衣,臉上洋溢著可愛的笑容;朱爺爺正在每周一次的書法活動中凝神練字……這些瑣碎而溫馨的片段,構成了他用青春歲月精心編織的“銀發守護日記”。
選擇:當專業照進現實,青春有了新注腳
馨逸養護院社工趙南剛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本泛舊的《老年心理學》,扉頁上寫著:“用專業溫暖歲月”。作為養老服務專業的科班生,他曾在課本里讀過無數次 “老年孤獨” 的理論,直到實習時親眼看見住在養護院的長者們數著時間等子女來電,患上認知障礙的長者反復折疊手帕,只因這是他們唯一記得的手工活。“他們需要的不僅是生活照料,更是被聆聽的渴望。” 那一刻,趙南剛決定用所學成為長者與世界的 “連接者”。
成長:雙向奔赴中,遇見更遼闊的自己
初到馨逸養護院時,作為一名與長者們有著巨大年齡鴻溝的社工,趙南剛面臨的首要難題就是與性格迥異、需求不同的長者建立信任關系,陌生與年齡是他面對長者們最需要克服的難關。一句看似簡單的問候和打招呼,卻能傳遞親和力。他每天會穿梭在養護院的各個角落,熱情地與長者們問好,耐心傾聽他們的日常瑣事,用真誠的態度逐漸取得長者的好感。在策劃活動時,他每次都會主動詢問長者們的需求和建議,把這些珍貴的建議融入自己的活動中。
從事養老社工工作以來,趙南剛在用心、用情地為長者們策劃活動、與他們互動的同時,也收獲了與長者們深厚的忘年之交。長者們把他當作自己的孫輩,給予他悉心關懷與深厚愛意,有時還會將自己舍不得吃的美食“投喂”給他。看到長者們因參與他精心策劃的活動而由衷地快樂,趙南剛內心充滿了滿足與幸福。
“在陪伴長者的過程中,有許多瞬間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記得有一位剛入住的老人,因思念家人而情緒低落,每次參加活動積極性都不是很高,也不大愛和老伙伴們玩在一起。我就每天主動與他聊天,在參加活動的時候鼓勵其他長者和他一起交流互動。在和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長者逐漸適應了新環境。他開始積極參與活動,與其他長者成為了好朋友,還在繪畫活動中找到了新的樂趣。看到長者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還會主動關心我的生活,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付出讓長者找回了生活的快樂,這是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瞬間。”趙南剛在講述自己和長者的雙向奔赴時笑著說道。
守護:在方寸天地間,搭建心靈的橋梁
馨逸養護院為了更好地服務和照護認知障礙的長者,設立了照護認知癥長者專區,并定期開展“認知癥干預”系列活動幫助長者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延緩病情進展,并減輕他們的不適感。組織這些長者參與認知癥療法活動是趙南剛工作的重要部分。認知癥長者常常難以理解認知癥定期療法的意義,甚至會產生抵觸心理。為了讓他們參與其中,趙南剛在每次活動前都會做足準備。他會逐一向長者們解釋活動內容,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活動的亮點,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服務馨逸養護院認知癥專區的長者曾是趙南剛的 “難題”。曾有一位剛入住的認知癥長者,對養護院充滿排斥,拒絕與任何人交流。趙南剛沒有放棄,他仔細觀察長者的行為和言語,試圖理解其想表達的語境。當長者反復念叨著以前的事情時,趙南剛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回應,用溫和的語氣哄著他,像對待孩子一樣給予關懷。經過持續的努力,長者終于感受到他的善意,開始慢慢接受他,也逐漸適應了養護院的生活。
在邀請長者參加活動時,趙南剛會前往每個房間,用親切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打消他們的顧慮。同時,他在活動策劃與布置上也下足了功夫。馨逸養護院采用了多種針對認知癥長者的非藥物療法,趙南剛結合這些方法,在活動中融入療法,通過展示老照片、播放經典老歌,讓長者們通過音樂、藝術來感受世界。記得某次 “懷舊茶話會”,當《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響起,長者們跟著旋律哼唱時,趙南剛終于明白:“組織一場好的認知癥活動,是走進他們的心靈,幫他們找回生命的尊嚴。”
熱愛:興趣撞上銀發,時光有了新節拍
馨逸養護院的活動室里,常能看見這樣的場景:趙南剛抱著非洲鼓,帶著老人們用布滿皺紋的手拍打節奏;或是握著毛筆,教長者們在宣紙上畫下梅花。這些愛好,本是他的 “私人領域”,卻在成為社工后,變成了打開長者心門的鑰匙。他特意學了長者們熟悉的《萱花草》笛子版,在2025年馨逸養護院春節聯歡晚會上吹奏時,全場長者跟著節拍拍手,參與度拉滿。
“他們比我們更渴望表達,而我的任務,就是做那個鼓掌的人。”趙南剛說道,同時,趙南剛還會耐心地教老人們使用智能手機,讓他們學會拍照、視頻通話、使用Deepseek感受科技帶來的便捷;與長者們分享社會熱點和時事新聞,一起討論,讓他們覺得自己依然緊跟時代步伐,沒有被社會遺忘……
青春的力量,從不局限于追逐詩和遠方的豪邁征程。它亦能化作溫柔的羽翼,輕輕俯下身來,用專業的素養和深沉的熱愛,呵護每一顆歷經風雨的心靈。在趙南剛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青春的另一種模樣:它是在養護院的走廊間穿梭的忙碌身影,是傾聽長者傾訴時專注的眼神,是為長者排憂解難時的那份執著與擔當。
每一位長者,都是一抹獨特的 “夕陽”,他們承載著歲月的記憶和生命的智慧。趙南剛和無數青春養老社工們用自己的力量,讓這些 “夕陽” 即便在暮色中,也能散發出溫暖而耀眼的光芒。
記者 / 李德翔
編輯 / 張姍
資料 / 馨逸養護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