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打手機號被別人查到了原因!跑網車有五千座位險保險費能不高嗎?
- 這究竟是咋回事?
近日,一輛車身貼著橫幅的小米SU7引發關注,橫幅上寫著“小米汽車第一年人民保險5000+,整年未出險,續費要我近9000元”。這一情況不禁讓人疑惑,為何保費會出現如此大幅的增長?是個別現象,還是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行業因素?
開篇這個爆料,提及這位小米SU7車主在一年內多次違章,且跑了三萬六千多公里。因此被保險公司認定疑似跑網約車,加了近五千的座位險。
這么一說,保險上漲貌似相對合理了一些。當然具體情況是否屬實,這還得進一步去核實。
-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今年4月,小米公司發言人針對網絡流傳的小米SU7保費上漲及多家保險公司拒保的消息進行了回應。
官方指出,目前SU7車型的投保服務平穩正常,網傳信息嚴重失實。并表示已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五大保險公司逐一確認,上述公司都表示從未出具過任何拒保通知,相關文件確系偽造。
此外,小米官方還透露經同業公司校驗,該偽造文件亦不符合保險公司內部文件格式、行文標準和用章通行規范。已對該內容進行證據保全,并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保費是否上漲一事,小米汽車并未明確回應。
另有報道稱,據《財聯社》,隨著小米 SU7交付一周年的到來,這款備受矚目的新能源車型再次成為輿論焦點。但記者發現,個別車主反映續保費用過高,亦有車主遭遇了保險公司的“冷眼相對”。
事實上,不僅是小米SU7,新能源車由于各種原因,保費普遍比燃油車高出1.8倍,但保險公司的統計報告卻顯示,其針對新能源車的保險已連年虧損。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2024年,我國保險行業承保新能源汽車3105萬輛,保費收入1409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06萬億元,承保虧損57億元,呈現連續虧損。此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汽車車均保費達4395元,較燃油車高出63%,保險行業承保虧損高達67億元。
究其原因,精算師協會與中國銀保信相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新能源汽車呈現出維修成本較高、出險率較高、部分車險價格與車輛使用性質錯配和部分車險價格與車輛風險不匹配等情況。
- 從上述媒體報道來看,電車保費上漲或不是個例,也不是某個品牌汽車的問題。而根本原因就是保險公司虧損嚴重,出現投入產出比嚴重不符合的問題。在此大背景下,小米 SU7保費上漲,或許并非偶然。
我們再來大致分析一下小米SU7保險上漲的部分原因,從網上曝光的事故案例來看,小米SU7近期確實出現了一些交通事故。雖然難以確切統計其出險率是否高于同級別車型,但這些事故無疑會影響保險公司對該車型風險的評估。
此外,小米 SU7作為一款智能化程度較高的新能源汽車,其智能設備和配件局部損壞通常需要成套維修更換。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采用維修授權模式,例如,電池、激光雷達等核心部件維修費用遠超燃油車。
值得指出的是,個別車輛保費大幅上漲,也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如車主購買的保險套餐發生變化、所在地區的保險市場環境差異等。但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面臨的出險率高、維修成本貴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米SU7等車型的保險費用。
總之,由于新能源汽車受眾群體相對更年輕,他們與傳統老司機不同,更愿意接受新生事物,駕駛也充滿激情和活力。但是,因為受駕齡的影響,駕馭車輛的能力未必嫻熟,這或是事故率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也直接導致保險公司賠付率急劇增長。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