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5日,多哈的清晨五點,天還未亮透,國乒訓練館的燈光已如白晝。邱貽可的“創業小分隊”準時集結——孫穎莎裹著厚重的運動服,小腿上還帶著前一天訓練留下的淤青,在下班車的時候,有一種被別人踹了一腳的感覺,踉踉蹌蹌的,感覺還沒睡醒的樣子。
邱貽可的“拼命哲學”:世界第一為何還要“拼了命”?
“孫穎莎這次必須拼了命去爭冠軍。”邱貽可的這句話,在訓練場外引發嘩然。畢竟,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何須“拼命”?但熟悉這對師徒的人知道,這絕非口號,而是刻進骨子里的危機感。
為了應對張本美和的崛起,孫穎莎的訓練量已突破極限:每天5點起床,5趟高強度訓練,反手擰拉的落點精準到厘米級,新練的勾手發球旋轉多變,甚至讓陪練何卓佳直言“接不住”。訓練館的監控記錄顯示,她單日揮拍超8000次,球衣從未干透。一次加練后,她癱坐在場邊揉腿,累到直接睡著,醒來卻笑著說:“運動員都這樣。”
邱貽可的“大數據分析系統”更將對手拆解到極致。他帶著團隊研究張本美和的比賽視頻,連其擦汗的節奏都不放過,訓練中甚至用秒表卡孫穎莎的正手快攻接反手變線速度,誤差超過0.3秒便重來。這種近乎偏執的打磨,或許正是孫穎莎“拼命”的底氣。
王曼昱的覺醒:我不要“苦情故事”,我要的是王冠
當輿論將鏡頭對準運動員的汗水與傷痕時,王曼昱選擇正面反擊。她在采訪中直言:“我不愿用‘苦’作為故事的開篇。”這句話,像一記重拳打碎了外界對運動員的刻板想象。
翻開她的履歷,亞運會、亞洲杯、亞錦賽三冠加身,早已證明“不苦”的底色。面對張本美和、金琴英等新生代的沖擊,她選擇用技術進化回應質疑:強化反手擰拉的旋轉強度,優化發球落點變化,甚至在體能訓練中主動加練核心力量。多哈的栗色球臺上,她與孫穎莎的混雙配合已漸入佳境,連續七板對拉的默契,讓場邊教練馬琳都拍腿叫好。
“挫折只占人生的三分之一。”王曼昱的宣言,恰似她擊球時的那股狠勁——與其沉溺于失利的陰影,不如把每個球當作王冠上的明珠去爭奪。
男乒的隱憂同樣存在。王楚欽背負著“后樊振東時代”的壓力,與林高遠的“內戰”一觸即發;梁靖崑的歐洲選手特訓初見成效,但能否扛住莫雷加德的快攻仍是未知數。女乒這邊,陳幸同與錢天一的女雙組合磨合漸深,而蒯曼的進步速度,或許會成為最大驚喜。
巴黎奧運乒乓球精彩集錦
觀看2025乒乓球直播 回放方式如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